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烈士
福美评过去
2024-08-12 17:40:12
邓萍(1908年-1935年2月27日),原名邓少章,汉族,四川省富顺县人(今自贡市)。
邓萍是红军的著名战将,是红军长征中牺牲的唯一一位军团级将领。1926年底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在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彭德怀、邓萍、赵荣生和滕代远组建一团党支部,领导一团发动平江起义,成功占领平江县,成立平江县苏维埃政府。邓萍负责战后宣传,共产思想深入人心,周边县城浏阳、豊陵、岳阳、通山、通城、修水、铜鼓等受其影响,纷纷掀起打土豪分田地的工农运动,建立工农政权。平江起义揭开了工农活动的序幕,为中国工农革命点燃了第一支火把[3]。
1931年,邓萍与何长工受中央委派,合并红一团教导总队、红三团随军学校和闽西彭杨学校创办红军中央军事学校。邓萍任副总队长兼教育长,分别在瑞金建立彭杨学校,在武阳建立特科学校,在离瑞金十几里远的大村下建立红军大学。红军大学为中共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指挥员,为中国革命输送了大量军事人才[3]。
1932年,红三团与红七团第十九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东方军”,邓萍任参谋长,东出福建扩大中央革命根据地。7月入闽后东方军连拔清流、归化、将乐、顺昌、连城五城;12月再次入闽击溃国民党军队8个团,俘获6000人。邓萍始终参与历次战役的组织和领导工作,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5年2月27日,邓萍在指挥部队攻打遵义老城时被子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年仅27岁。彭德怀在指挥所接到邓萍不幸牺牲的消息后,十分悲痛,他流着眼泪向部队下达了命令:“拿下遵义,为参谋长报仇。”
1959年,长期与邓萍一起战斗过的彭德怀深情地追忆道:“从平江起义到井冈山斗争,从江西苏区转战到长征途中,直到他牺牲前,我们一直在一起工作,互相配合得很好。邓萍对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忠心耿耿,作战指挥沉着果断、英勇顽强,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优秀军事干部。”并强调说:“邓萍这个人是值得纪念的!”
1935年任团政委的张爱萍为其写一首挽诗:长夜沉沉何时旦?黄埔习武求经典。北伐讨贼冒战雨,平江起义助烽焰。“围剿”粉碎苦运筹,长征转战肩重担。遵义城下洒热血,三军征途哭奇男。以此来评价邓萍文韬武略,是一个奇男子。
2009年9月14日,邓萍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致敬邓萍烈士!缅怀邓萍烈士!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