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家庄这座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里,高楼大厦与车水马龙是最常见的景象。然而,鲜有人知的是,在这片繁华之中,藏着一座静默的明代建筑——崇宁真君庙牌楼。这座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的古老牌楼,不仅是石家庄市区现存最早的古建筑,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留存至今的明代遗迹。当人们将目光更多投向正定那些闻名遐迩的古建筑群时,这座藏在市区角落的牌楼,正以独特的姿态,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石家庄的古建筑大多集中在正定,相比之下,市区内的古建遗存少之又少。崇宁真君庙牌楼能历经近五百年的风雨沧桑,完好保存至今,堪称奇迹。它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这份荣誉背后,是无数历史爱好者和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守护,更是它自身深厚文化价值的体现。


崇宁真君,是宋徽宗赐予关公在道教中的封号。在传统文化中,关羽不仅是忠义的象征,更在道教神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以崇宁真君命名的这座牌楼,从一开始便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整座牌楼采用木制结构,历经岁月洗礼,木材表面虽有了斑驳的痕迹,却依然坚实稳固。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琉璃彩绘与精美的浮雕。


琉璃的色彩在岁月中虽褪去了几分鲜亮,却沉淀出古朴的韵味。红的热烈、黄的明艳、绿的沉静,多种色彩交织在一起,即便在今天看来,依然极具视觉冲击力。这些琉璃构件,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明代琉璃工艺的精湛。而木制结构上的彩绘,虽然部分已经模糊,但从残留的图案中,仍能看出当年绘制者的高超技艺。那些线条流畅的纹饰、栩栩如生的图案,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


牌楼的浮雕更是精美绝伦。据说浮雕上刻画的人物,主角是刘关张,左右两侧则是关平和周仓。走近细看,刘备神情庄重,眉眼间透着沉稳与睿智;关羽威风凛凛,丹凤眼、卧蚕眉,尽显忠义之气;张飞豹头环眼,满脸络腮胡,一幅豪迈不羁的模样。而关平手持大印,神情恭谨;周仓紧握大刀,身姿挺拔,仿佛随时准备护主出征。每一个人物的表情、动作都刻画得细致入微,衣褶的纹理、兵器的轮廓,都清晰可见,让人不禁感叹古代工匠的技艺竟能如此炉火纯青。


牌楼两侧的石狮,同样生动形象。它们蹲坐在基座之上,身体微微前倾,双目圆睁,仿佛在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狮鬃浓密卷曲,雕刻得丝丝分明;利爪紧紧按在绣球或幼狮之上,尽显威严与力量。这些石狮不仅是守护的象征,更是明代石雕艺术的杰出代表。


在现代城市的喧嚣中,崇宁真君庙牌楼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周围的高楼大厦如同巨人般耸立,车来人往的街道充满了现代气息,而这座古老的牌楼,却像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但正是这种反差,更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时间的力量。它见证了石家庄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化大都市的全过程。


对于石家庄这座城市来说,崇宁真君庙牌楼不仅是一座古建筑,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传承。它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能够停下脚步,回望过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它也提醒着我们,在追求城市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不能忘记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如今,当我们漫步在石家庄的街头,不妨寻一寻这座古老的牌楼。站在它的面前,抬头仰望那些精美的琉璃彩绘、栩栩如生的浮雕,感受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在这里,时间仿佛慢了下来,我们可以暂时抛开现代生活的烦恼,与五百年前的历史对话,领略古人的智慧与匠心。崇宁真君庙牌楼,这座石家庄市区最古老的建筑,正等待着更多的人去发现它、了解它,让它的故事继续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