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直就是抢钱!浙江一男子,看到理发店挂牌剪头发20元,于是就去了。结果剪完,老板却说剪一根20元,一共20000元。男子都懵了,这简直就是敲诈。男子咬死不给钱,结果老板也不让他走。男子没办法,打电话给当地媒体,举报该店。记者赶到后,询问此事,没想到老板的回答却让人难以置信!
(案例来源:第一现场)
刘鹏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送餐。
每天中午,都是他们最忙的时候,根本没时间吃饭。
跑完手上最后一单,刘鹏关闭了接单系统,在街边随便找了一家馆子,把肚子填饱了。
就在他准备戴头盔离开时,发现头盔里面有点难闻。
其实,这种情况也难免,毕竟跑一天,出一天汗。
再摸摸自己的头发,有点油,也有点长,于是就想着,找个理发店去剪头发。
刘鹏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人,平时特别能精打细算,像剪头发这种事儿,刘鹏从不会花超过20块钱。他经常去那种10块钱一次的快剪摊位去剪头发。
可今天头发有点油,他得找个理发店,因为快剪只剪不洗。
于是刘鹏骑着电动车满大街找理发店,很幸运,刚骑了不到10分钟,就在街边看到一家理发店,门头还挺大气,搁平时,刘鹏根本不会进这种店剪头发,毕竟没有50块下不来。
可当天,理发店门口挂了个牌子,剪头发20元。
于是,刘鹏内心一喜,这么便宜,就进店了。
理发师剪的倒是挺仔细,过程中,理发师给刘鹏推荐了各种养护套餐,措辞很隐晦,刘鹏以为是免费试用的,于是就用了理发店推荐的产品。
可让刘鹏想不到的是,剪完头发,做完养护后,付钱的时候,老板竟然说:2万。
刘鹏当场就懵了,天呐,什么情况?
他诧异的问:不是20块吗?你们门头挂的牌子上写着呀。
说话间,刘鹏指了指门口的牌子。
老板:我们说的20块,是剪一根头发20块,再说了,你还用了养护套餐。
刘鹏急了:那我进来时,你也没说清楚啊。
老板:你也没问啊。
刘鹏很愤怒:你们这就是敲诈。
老板:我们是正常营业,剪不起你就别剪。
刘鹏只付了20块,可老板却不让他走,非要2万。
刘鹏:你们这就是赤裸裸的敲诈,我要曝光你们。
没想到,老板却摆出一副很不屑的样子。
刘鹏打电话给当地媒体,也投诉到了工商局,还报警了。
老板看到记者来了,但也不怕,对着记者的镜头说:我们正在协商,而且是通过公安局,工商局都在协商。我们店一直是按照剪一根多少钱收费的。
那么,从法律的角度,我们该如何认定此事?
1、剪一根头发20块,确实不符合常理,那么,是否合法呢?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0条第3款规定: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注明商品的品名、规格、等级、计价单位、价格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情况。
如果理发店老板在提供服务前明确告知了收费标准,是按照一根20块算的,并且刘鹏同意接受这种收费方式,那么按根收费是合法的。
很显然,老板在剪头发之前并没有明确告知,所以刘鹏认为,是一次20元。
2、很显然,刘鹏陷入到了理发店的消费陷阱中。
如果商家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虚假宣传、夸大服务效果等方式诱导消费者接受高价服务,或者在服务过程中强行推销、隐瞒真实价格,这种行为可能构成欺诈行为。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也就是说,只要刘鹏有证据,证明理发店是故意设置的消费圈套,就可以要求索赔。
3、假设刘鹏所说属实,那么理发店就是设置了消费陷阱,以这种手段,谋取更多收益。
《民法典》第7条规定: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诚信,诚信是基石,有诚信才能走得长远,不管是做人还是做生意。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海之洋
第一次听说理发按根收费的
悠岚
让他把剪掉得头发收集起来,立马报数,到底剪了多少根
海之洋
难道不应该吊销营业执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