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透方剂》第66课:四逆汤加减方(回阳救
燕燕记笔记
2024-09-04 19:49:53
《讲透方剂》第66课:四逆汤加减方(回阳救逆剂)
方名:四逆汤
出处:伤寒论
组方:附子1枚 干姜两半 甘草2两
功效:回阳救逆
主治:少阴病 心肾阳衰,寒厥证
方名:通脉四逆散
出处:伤寒论
组方:附子大1枚 干姜3两 甘草2两
功效:破阴回阳 通达内外
主治:少阴病 阴盛格阳
方名:四逆加人参汤
出处:伤寒论
组方:附子1枚 干姜两半 甘草2两 人参1两
功效:回阳救逆 益气固脱
主治:少阴病 真阳虚衰 元气虚衰
方名:白通汤
出处:伤寒论
组方:附子1枚 干姜1两 葱白4茎
功效:破阴回阳 宣通上下
主治:少阴病 阴盛戴阳
方名:参附汤
出处:正体类要
组方:人参4钱 附子3钱
功效:益气回阳 固脱
主治:阳气暴脱
🔹四逆汤用大辛大热的附子回元阳暖中阳,中焦和下焦共用,先天和后天同治,又用到了甘缓的甘草,附子,甘草合用峻中有缓,散中有收,温中有补,主要作用回阳救逆,用于少阴病,心肾阳衰,寒厥证,辩证要点为四肢厥逆伴神疲欲寐
🔹通脉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白通汤都是在四逆汤的基础上化裁而来的,是《伤寒论》中治疗少阴阳虚证的主要方剂,现代临床可用于心衰,休克一类的疾病
♦️通脉四逆汤=四逆汤中附子换为大者1枚,干姜用至三两
加大附子,干姜剂量,说明阳气虚衰更为严重,需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本方依然适用于少阴病,临床除四肢厥逆,神疲欲寐,下利,更有“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是虚阳浮越,阴盛格阳,真阳欲脱之象,属于危重病症,当下之急是补阳气,因此本方在四逆汤的基础上加重附子,干姜的用量,以期阳回脉复
🔹证中“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的热象是假热,证为真寒假热证,也叫阴盛格阳证,重用大辛大热的附子,干姜属于热因热用的反治法
♦️四逆加人参汤=四逆汤➕人参
🔹四逆加人参汤基本的功效也是回阳救逆,用于少阴病,真阳虚衰,元气虚衰
🔹加大补元气的人参说明患者不仅元阳虚衰,元气也虚衰了,严重者阴阳俱脱,除回阳救逆外,还需益气固脱
♦️白通汤=四逆汤中干姜减量至1两,加四根葱白
白通汤有破阴回阳,宣通上下的功效,主治少阴病阴盛戴阳证
♦️参附汤=人参➕附子,现代临床可用于心衰
参附汤益气回阳固脱,峻补阳气,用于阳气暴脱
人参大补元气,益气,附子大补元阳,回阳以固脱,合则益气,回阳固脱,
阳气暴脱:患者突然间面色苍白,呼吸微弱,脉微欲绝,身上冷汗淋漓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