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如何在关系中做自己?

✍️很多人在面对和解决心理困扰的时候,都容易指向一个点,就是都是另一个的错,如果那个人能够意识到问题并改正,那一切就会好。 且不说试图改变一个不在我们控制范围的人注定是徒劳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越是关注他人的问题,就越容易忽视我们自身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当我试着引导他们去看向自己的问题时,他们又容易表现出自责,好像所有问题都是自己造成的。 其实,当关系出现问题时,不论是改变他人还是责怪自己,都是狭隘地将问题集中于一个人身上了,这也是将问题简单化的一种表现。 在《心智成熟之旅》这本书中强调,要想改善一段人际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去理解并调整我们在关系中的反应模式。 这些反应模式基本来源于我们的原生家庭,而我们由于长期习惯于这样的环境,对这样的模式日用而不知。 我们说,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所以这些反应模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它们只是事物的一体两面,然后在新的关系系统里由于不适应,而产生排异反应了。 比如,如果你是父母最关心的孩子,每当出现问题时,他们都会为你排忧解难,久而久之你会习惯这种情感模式。结果,你会本能地期待或要求他人帮你解决问题。 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总是关注你的缺点或不足,你很可能会习惯被放大的批评和纠正,并逐渐对这种过度反应感到习以为常。 如果父母一方在你小时候耍脾气时表现心软、妥协,你就越来越难以摆脱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 如果父母一方总是在婚姻不和或感情疏远的时候向你诉苦或依赖你,你就可能会习惯为别人出主意,却不习惯听从他人的建议。 如果父母一方为了自己的安全感很夸张地称赞你的成就,让你成为焦点,那你成年后就很可能难以忍受不被器重的感觉。 这并不是说父母造成了我们什么缺陷,而是我们习得回应他们的方式,会在新的关系系统里得以持续。而父母回应我们的方式,也是在他们原生家庭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每个家庭都有世世代代继承下来的关系模式,这也是每个家庭关系赖以生存的基础。 如果我们不知道是这些模式在起作用,就会在新的关系里下意识把对方的反应识别为敌意。所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去理解并调整这些反应模式,以适应新的关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