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夫妻一个比一个狠!”上海,男子病逝前立下遗嘱,把上海1000多万的房子给了

非常盘点中 2024-09-25 18:20:12

“这对夫妻一个比一个狠!”上海,男子病逝前立下遗嘱,把上海1000多万的房子给了父母,把老家几百万的房子给了姐姐,只给儿子40万,给妻子留下一辆破车,妻子气炸了,搬离后坚决不让公婆看孙子。公婆和儿媳对簿公堂,法院这样判了。   李志强是一位50岁的成功企业家,白手起家创办了一家科技公司,事业蒸蒸日上。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开玩笑。   就在他准备带领公司上市的关键时刻,一纸体检报告如同晴天霹雳,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   “李先生,很抱歉告诉您,您患上了胰腺癌晚期。” 医生的话语犹如一把利刃,刺穿了李志强的心脏。 李志强强忍悲痛,独自来到律师事务所。 “张律师,我想立遗嘱。”他的声音有些颤抖。   “好的,李先生。您有什么特别的安排吗?”张律师问道。 李志强深吸一口气,开始陈述他的遗愿。   他将上海市中心价值1200万的豪宅留给了父母,把老家浙江的三套房产(总值约800万)给了姐姐。 对于10岁的儿子小李,他留下了40万现金和一个教育信托基金。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他给结婚5年的妻子小周仅留下了一辆价值30万的二手奔驰。   “李先生,您确定要这样安排吗?”张律师有些惊讶。 “我自有我的考虑。”李志强坚定地说。   几个月后,李志强不幸离世。当遗嘱内容公布时,整个家庭陷入了混乱。   “这不可能!”小周难以置信地看着遗嘱,“志强怎么会这样对我和孩子?” 她转向公婆,质问道:“你们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李父怒吼:“你这是什么态度?我儿子留给你的已经够多了!”   争吵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小周带着儿子愤然离开豪宅,搬入郊区一个60平米的小公寓。   “妈妈,为什么我们要住在这里?”小李不解地问。 小周强忍泪水,“宝贝,我们要学会独立生活。”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小周四处找工作却处处碰壁,积蓄很快就耗尽了。她多次向公婆求助,却总是遭到冷漠的拒绝。   “你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工作?”李母冷冷地说,“我们已经给了你那么多,你还想要什么?”   矛盾进一步升级。公婆要求每周探视孙子,却遭到小周的拒绝。   “你们凭什么要见小李?”小周怒道,“你们是不是觊觎他的信托基金?” 李父勃然大怒:“你这个白眼狼!我们养大志强,现在只是想看看孙子,有什么不对?” 事态愈演愈烈。公婆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帖子,指责小周“恩将仇报”。舆论一时间倒向了老两口。   压力之下,小周患上了抑郁症。有一天,小李放学回家,发现妈妈蜷缩在沙发上哭泣。   “妈妈,你怎么了?”小李担心地问。 小周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没事,宝贝。妈妈只是有点累。” 事情很快演变成了法律诉讼。公婆聘请了知名律师起诉小周,要求获得探视权。   庭审现场,双方律师就“隔代探视权”展开激烈辩论。   公婆方律师慷慨陈词:“孩子有权利与祖父母保持联系,这是中华传统美德!” 小周的律师则反驳:“探视权不应凌驾于儿童最大利益之上。我的当事人有充分理由怀疑探视请求背后的动机。”   法官单独询问了小李的想法。   “我不想见爷爷奶奶,”小李低着头说,“他们对妈妈不好。” 这场官司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舆论开始出现分化。   有人支持公婆,认为他们有权探视孙子;也有人同情小周,指出公婆在孙子困难时不施援手的冷漠。 最终,法院作出了判决。   法官宣读道:“鉴于被告方(公婆)在原告及其子女困难时未予以适当援助,且存在利用探视权干涉信托基金的嫌疑,本院驳回被告的诉讼请求,不支持其探视权。”   判决书还特别指出:“家庭矛盾应通过沟通化解,而非诉诸法律。本院建议双方进行专业调解,为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庭审结束后,小周长舒一口气,紧紧抱住了儿子。 而公婆则失望地离开了法庭。   这场遗产风波,不仅撕裂了一个家庭,也引发了人们对财富、亲情和法律的深思。 或许,只有真诚的沟通和理解,才能弥合这道裂痕,重建家庭的和睦。 信息来源: 看看新闻|1500万的遗产只给儿子留了40万,到底合不合法? 北青网|丈夫病逝,1500万遗产只留给年幼儿子40万,博士妻子崩溃

0 阅读:0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