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胡应湘要自费30亿修建虎门大桥,很多人都认为他疯了,"一个香港商人,要在内地修建跨海大桥?简直是天方夜谭!"他却豪言:收回成本后就捐给国家!没想到,这座桥平均日入400万,每年轻轻松松10亿元...他最后还信守承若吗?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人民网 2023年月4日13关于“爱国商人胡应湘……”的报道) 阳光明媚的清明时节,88岁高龄的胡应湘踏上了回乡之路,坐在前往广州花都的车上,他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色,思绪万千。 "三年了,整整三年没有回来扫墓祭祖!"胡应湘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作为一名成功的香港实业家,他的心却始终牵挂着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车子驶入花都区,胡应湘迫不及待地拉开车窗,扑面而来的是家乡特有的清新空气,夹杂着淡淡的泥土芬芳。 胡应湘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花都,心情难以言喻,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把家乡的味道永远留在记忆里。 这里变化真大啊!他惊叹道,目光扫过周围的高楼大厦和繁华街道,记忆中那个小村庄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来到祖坟前,胡应湘虔诚地上香祭拜,他轻声对着墓碑说:爷爷,爸爸,你们看到了吗?咱们家乡现在可厉害了... 随后,胡应湘在当地相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白云机场附近,看着繁忙的机场和周边的繁华,他兴奋地说:"有了这个机场,花都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 听着工作人员介绍花都近年来的发展,胡应湘的笑容越来越灿烂,他感慨道:"想当年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呢,现在可真是翻天覆地啊!看来我这些年没白出去闯荡,家乡也没闲着啊!" 参观途中,胡应湘的目光被远处的一座大桥吸引,那是他多年前投资建设的虎门大桥,回想起当年建桥的艰辛,胡应湘不禁陷入了回忆。 90年代,他修桥的想法简直是天方夜谭!当时的质疑声不绝于耳,但胡应湘却坚信,这座大桥不仅能促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他回报祖国的一种方式。 胡应湘这个人真是拼命三郎,为了筹钱建虎门大桥,他可算是豁出去了,他连房子都卖了,还经常在酒桌上豪饮,就为了让银行相信他有实力还贷款。 建桥期间,他简直就是工地上的"钉子户",每天盯着工程,大事小事都要亲自过问,他总是嘀咕:这可不是普通的桥,这是我给祖国的一份大礼! 桥是建成了,但胡应湘的举动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他居然把桥白白送给了政府。 记者会上他这么说:"我是中国人,在香港长大,祖国好,我才能好,这座桥不光连接两地,更是我对祖国的一片心意。" 现在回头看,胡应湘觉得特别欣慰,除了虎门大桥,他还参与了不少大项目,比如广州中国大酒店、广深珠高速公路等... 胡应湘的故事告诉我们,爱国不是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他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了力量,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夕阳西下,胡应湘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家乡,坐在返程的车上,他的脑海中不断回放着这几天的所见所闻。 "花都啊花都,你永远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他轻声呢喃,眼中闪烁着泪光,回到香港后,胡应湘立即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在胡应湘的心中,永远一座桥,连接了过去与未来,连接了故乡与一生的事业,连上了理想与现实。 无论是建设基础设施,还是支持教育事业,他都将继续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997年,胡应湘要自费30亿修建虎门大桥,很多人都认为他疯了,"一个香港商人,
易信娱乐
2024-09-26 15:37:2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