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子”刘震云,一针见血:馒头掉到地上,只要不告诉你,你照样吃的津津有味;另

泽洋看文你好的 2024-09-29 13:29:03

“北大才子”刘震云,一针见血:馒头掉到地上,只要不告诉你,你照样吃的津津有味;另外一半出轨了,只要你不知道,两口子依旧恩爱;这个世界上的事,只要信息来源单一,什么都不知道,你就会生活的非常快乐。 给你讲一组颠覆三观的数据,我国至今有4亿人没有用过马桶,9亿人没坐过飞机,10亿人没车,12亿人没出过国,80%的家庭人均收入都没超过3000块钱。 认知一旦受到局限,很多事情你一辈子都看不透、想不明白。”生活中糟心事不计其数,低层次认知的人,思虑得再多,也不过是在原地打转。 有句名言常说:认知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格局决定结局。“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同样的一件事情,不思考的人,看到的是现象,是“有趣的瓜”。善于思考的人,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问题。 《道德经》中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知道自己不知道是最好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是毛病。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人来说,正是因为他自认为知道某一件事情,甚至引以为傲,那么就说明了他在这个方向和领域的认知过于自信。 罗素说:无知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在现代世界里,愚蠢的人总是自信满满,而聪明的人却充满疑问。 真正的智者,是在不断学习和自我提高之后、经历“无知”的绝望山谷,方能慢慢爬上开悟觉醒的山坡。正确检视自身的方法是告诉自己“我不知道”,这并非失败,而是成功的开始。 著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老师说:"自信的人似乎很多,但仔细观察你便会发现,太多人的自信似乎必须建立在别人自卑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有些人的自信需要他人的自卑来衬托,而真实的原因是,他们也在掩饰自己的自卑。 无知的人,拥有迷之自信,因为知识的贫乏,往往爱表现出夜郎自大的天性。因为能力越低的人,越容易产生优越感,盲目自信,高估自己。 俗话常说:“无知者无畏。”无知者之所以无畏,其实是因为他们对眼前的事情处于一种完全不了解的状态,而单凭一腔热情,就想要搞定一切。我们通常会把这种极度缺乏自我认知的“热情”,称之为狂妄自大。 以上观点萃取于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这本书对人性本质的揭露,入木三分,扒皮见骨;想要提高食物链上的位置,就要先提高认知链上的位置。书中的每一句真知灼见,都是谋局处世,安身立命的妙计良策。 2011年,刘震云凭借《一句顶一万句》获得第8届茅盾文学奖,更被称为“中国版《百年孤独》”。字里行间写尽了人生百态,言语通俗,寓意深刻。 精装版 一句顶一万句

0 阅读:15
泽洋看文你好的

泽洋看文你好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