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大汉奸丁默邨去赴宴的途中,情妇撒娇要买皮大衣,刚进店就看到2个陌生男

鸿史来了 2024-10-01 19:15:23

1939年,大汉奸丁默邨去赴宴的途中,情妇撒娇要买皮大衣,刚进店就看到2个陌生男人四处张望,丁默邨立马警觉起来,把一沓钞票扔在柜台上:“你挑吧,我有事先走。” 知网-人民公安-巍子《丁默邨案——民国刺杀案系列之十一》 1939年,上海的街头依旧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仿佛战争从未波及这座十里洋场的繁华都市。然而,繁荣的背后,却是残酷的现实——敌伪横行、汉奸勾结日寇,普通百姓在动荡的局势中苟延残喘。在这片暗流涌动的土地上,丁默邨,这个臭名昭著的大汉奸,正游走在权力和危险的边缘。 那天晚上,丁默邨和情妇在路上散步,准备前往一次高档宴会。他的情妇是个娇艳的年轻女子,出身平凡,但靠着和丁默邨的关系迅速跻身上流社会。她当时挽着丁默邨的手臂,娇滴滴地撒娇说:“我听说新开了一家皮草店,里面的皮大衣可漂亮了。你给我买一件吧。” 丁默邨向来大方,尤其对身边的女人,更是不吝挥金如土。他随口答应下来:“好,正好时间还早,咱们进去看看。” 走进皮草店,灯光柔和,柜台上摆满了华丽的皮草大衣,贵气逼人。情妇的眼睛立刻被吸引,满脸笑意,迫不及待地挑选着。而丁默邨则站在一旁,双手插在大衣口袋里,漫不经心地扫视着店里的环境。 就在这时,他的眼角余光瞥见了两个男人。那两个男人并不像普通顾客一样安静挑选衣物,反而不停地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什么。虽然只是短短一瞥,但丁默邨的警觉性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他多年在敌伪特务系统中摸爬滚打,深知暗杀、刺探的伎俩。他很清楚,自己这样的人无时无刻不处在危险之中。他迅速在脑海中判断了一下,那两个男人明显有问题。 丁默邨立刻冷静下来,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早已打定了主意。他轻轻推了推还在挑选皮大衣的情妇,然后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大沓钞票,往柜台上一扔,说道:“你挑吧,随便选,我有点事先走了。” 情妇抬起头,有些诧异地望着他,但她显然习惯了丁默邨的做派,并没有多问什么。丁默邨说完便转身走出了店铺。踏出门的那一刻,他感觉到身后那两双眼睛仍在紧盯着他。他没有停留,直接钻进了不远处的一辆车里,吩咐司机迅速开走。 坐在车里,丁默邨神情严肃。他知道,刚才那两个人绝不是普通顾客,极有可能是抗日力量的刺杀者。丁默邨当汉奸多年,心知肚明自己在国人的眼中是怎样的形象。他与日军狼狈为奸,出卖同胞,手上沾满了无数无辜者的鲜血,这些年活得风光,却也活得惊险。他曾多次逃脱暗杀,但心里清楚,总有一天自己也许会没那么幸运。 这次及时抽身,看似有惊无险,但丁默邨内心清楚,危险的阴影一直在他身后盘旋。他没有告诉情妇,他不想让身边的女人也陷入他的恐惧中。他依旧出席了当晚的宴会,表面上依旧是那个风度翩翩的社会名流,和日本特务们谈笑风生,但心底的戒备从未松懈。 丁默邨的敏锐和反应能力或许让他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多活了几年,但也让我们看清了他所代表的那类人的真面目。作为一个背叛了民族和国家利益的大汉奸,他在日伪的权力体系中风光一时,却始终活在国人对他的仇恨和抗日力量的暗杀威胁中。 他的故事,让人感受到的并不是他的机智,而是他内心深处的恐惧。他知道自己背叛了同胞,选择了那条与正义背道而驰的道路,他或许表面光鲜,但他的内心早已被恐惧和阴影笼罩。每一次走在街上,每一次与人打交道,甚至每一次享受生活的片刻,他都无法摆脱那种不安。他的每一个举动,都仿佛是在躲避随时可能到来的报应。 这个故事也揭示了一个更大的现实: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像丁默邨这样的人,或许能一时得意,但终究摆脱不了历史的审判。他们背叛了民族,靠出卖同胞换取利益,最终只会在历史的洪流中被彻底淘汰。 而那些在暗处默默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抗日战士,才是真正的无名英雄。他们或许不像丁默邨那样风光,却为了民族独立和尊严,冒着生命危险,与敌人周旋,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与之相比,丁默邨这样的人即便活得再狡猾,也不过是苟且偷生,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是永远无法摆脱的。 结尾时,我想说,这个故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无论多么狡诈、富有的人物,在正义面前终究是脆弱的。历史是公平的,丁默邨和他所代表的那些叛徒,最终逃不脱人民的审判。虽然他曾凭借机敏躲过一劫,但终究难逃覆灭的命运。 你如何看待丁默邨的选择?他当年的警觉是聪明还是狡诈?在那个艰难的年代里,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那些选择站在敌人一边的人?

0 阅读:1196
鸿史来了

鸿史来了

军情情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