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汶川地震后,叶志平被很多人愿意是“最有可能的穿越者”。因为在地震来临前

寄琴爱看剧 2024-10-02 21:20:28

2008年汶川地震后,叶志平被很多人愿意是“最有可能的穿越者”。因为在地震来临前,他着重加固学校的建筑,并多次组织师生进行逃生演习,师生和家长对他的行为很有意见,甚至对他进行投诉,但他却坚持这些举措。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他走后11年,仍被怀疑是“穿越者”》2022年10月18日 2008年,在汶川大地震这场浩劫中,无数建筑在顷刻间轰然倒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逝,然而却在四川省安县的一所中学却创造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桑枣中学是一所普通的乡镇中学,在这场8.0级的强震中,全校2300多名师生竟然只用了96秒,全部人员安全撤离了危险地带,没有人伤亡。   这个奇迹背后,是校长叶志平十多年如一日的坚持和付出,他不在乎旁人对他的看法,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学校除了要教书育人外,最重要的是保障孩子的安全。   他刚上任不久,就开始对学校进行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在这个过程中,叶志平发现的问题令他触目惊心。   教学楼质量不行,承重柱根本就没有达到合格的标准,栏杆一晃就猛地颤抖,根本就无法保证学生的安全,更让他震惊的是,他发现楼板的空隙竟然是用水泥袋填充的,各种问题摆放在他面前,让叶志平下定决心,要彻底根治这些问题。   然而,他的决定却遭到了多方面的质疑和阻力,毕竟整修学校需要钱,就有人认为叶志平想要从中谋利,尽管他解释,但仍有人固执己见的认为他小题大做。   面对众人的质疑声,叶志平没有退缩,作为一校之长,他肩负着保护每一个学生安全的重任,即便遭受误解和非议,他也要坚持做正确的事。   他着手进行教学楼的加固工程,这项工程持续了整整十年,期间他多次向上级申请资金,一次次申请都要面临着层层审批,叶志平为了学生的安全,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在加固工程中,叶志平事必躬亲,每一个细节都亲自把关,但仅仅加固校舍是远远不够的,他开始在学校推行全方位的安全教育。   每周他都会安排一节安全课,他希望通过这些课程,让安全意识深入每个师生的心中,除了理论课程,叶志平还特别重视实践演练。   最开始的时候,这些演练并不受欢迎,学生们觉得麻烦,老师们认为浪费时间,但叶志平并没有因此放,他坚持不懈地组织演练,并且不断优化演练方案。   叶志平对演练的要求近乎苛刻,他要求每次演练都必须在100秒内完成,每个人都要熟记自己的逃生路线和集合位置。   正是这种近乎偏执的坚持,让桑枣中学的师生们逐渐将这些安全知识和技能内化为本能反应。   然而,正是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最终挽救了2300多条生命,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桑枣中学的师生们没有慌乱,而是按照平时演练的步骤有序撤离。   地震后,叶志平并没有因为创造了“奇迹”而沾沾自喜,相反,他更加忙碌了,他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同时也没有忽视学生们的心理健康。   然而,长期的过度劳累最终还是影响了叶志平的健康,2011年,年仅57岁的叶志平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离去,让人们更加珍惜他留下的宝贵财富,那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安全的重视。   叶志平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传奇,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责任。   安全不是口号,而是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懈努力的事业,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也时刻提醒着我们,在教育中,没有什么比学生的生命安全更重要的了。   对于这件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

0 阅读:158
寄琴爱看剧

寄琴爱看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