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子”刘震云,一针见血:钱都流向了不缺钱的人,爱都流向了不缺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肉都长给了不缺肉的人。西方的圣经说,凡有的要加倍给他,让他多余;凡没有的,要把仅有的也拿走,让他一无所有。 东方的道德经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东西方不同的只是文化,相同的却是亘古不变的人性。 人性最丑陋的地方就是在有权有势又缺德的人身上寻找优点。当那些无权、无势但善良的人遭受伤害时,却还要被站在道德高地上的人假意劝解,一定要忍耐,一定要宽容。 弱肉强食是亘古不变的生存法则,即使它披上文明的外衣,但每个人的言行都凸显出势利和自私。对于人性的剖析:刘震云曾经说过,几千年来很多事情变了,但是人性却没有变化。 人们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面孔,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特征和状态,但都有一个千古不变的基本点,就是人性。烧香的不一定是善人,乞讨的不一定是穷人,顺着你的不一定是好人,穿着衣服的不一定是人。水不试不知深浅,人不交不知道好坏,人人都有好皮囊,但未必有好心肠。 世人虚伪又彷徨,你以为你看到了他的心,却不曾想,那颗心本就是假的。很多事情不能只看表面,特别是人,很多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谁都分不清衣冠楚楚背后藏的是一颗什么心。 唐代的张谓有诗云:“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人与人之间交往,那是需要金钱物质的。没有过多的金钱物质,那又有谁会来到你的身边呢?哪怕别人对你暂时许诺,那也不过是谎言罢了,无法长久。 人性利已,趋利避害,才是人性的本质。有些人以为人走茶凉、趋炎附势、嫌贫爱富、贪慕虚荣,就是人性的恶。其实,用人性的观点看待分析问题,往往很现实也很管用。人际关系的本质,其实就是相互利用;人与人相处的本质就是各取所需。 俗话说:“门前拴上高头马,不是亲来也是亲。门前放根讨饭棍,亲戚故友不上门。”你家有钱有势,那你的亲戚就会聚集在你的身边,把你当成是榜样和偶像,甚至把你当成“神”来敬重。在他们眼中,钱财,就是你的价值体现。 为人处世,考验的不是情商,也不是智商,而是对人性真相的认知,不懂人性被人拿捏;精通人性拿捏别人,推荐你读一读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 这本书是北大才子刘震云,耗时30年的扛鼎之作,最感人的地方,就是读完这本书,会大大提高认知,揭开思维封印。 精装版 一句顶一万句
“北大才子”刘震云,一针见血:钱都流向了不缺钱的人,爱都流向了不缺爱的人,苦都留
泽洋看文你好的
2024-10-04 21:09:37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