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6天左右在呼伦贝尔北线开了1500公里,行车时候的车外气温大概是4-12摄氏

杰克说说车啊 2024-10-08 13:46:50

国庆6天左右在呼伦贝尔北线开了1500公里,行车时候的车外气温大概是4-12摄氏度,开的一辆租的五座中型燃油车,正好又遇上9月底后的汽油调价,在呼伦贝尔加95号油,有一次加油站优惠加到了7.4x的价格,其他时候都是标准的7.8x油价。刚刚算了一下总费用,大概每公里5毛6。燃油车在这种区域就是无敌的存在,发动机废热制热不需要额外能耗,中高速巡航油耗极低,冻土路面起伏破损振动剧烈,到部分区域土路坑洼冲击,底盘有磕碰风险。别克君威君越、别克昂科威、大众途观L、长城坦克系列,当然还有一水的GL8应该是频繁出现。丰田的普拉多,北京汽车的越野车同样也是高频出现。整个1500公里,纯电动车我应该最多就遇到3台,其中有一台还是在酒店充电,1台特斯拉,1台智己(什么鬼。。。居然还能在这里看到智己),还有一台我忘记了。插混增程的比较少。

纯电少我觉得可以理解,天气寒冷,道路状况复杂,而且很多地方连续高速几十公里别说服务区了,连手机信号都没有,而且有些封路封山,连同还在这条道上的车子一起封进去也是常有的事情。(莫尔格勒河北岸高速中间突然被人用土给封了,把还在北岸路上的一堆车全给封在土堆另一边回不了海拉尔,结果只能去开颠簸的炮弹坑路绕路到下一程)。纯电这个风险太高了。

插混和增程少,我认为还是更加表明了现在的单档插混和增程,发动机功率不高和电池匮电的储备输出功率不大,导致的车辆匮电后的性能太弱的问题。呼伦贝尔北线穿过大兴安岭的末尾,有多个连续爬坡的路段。根据我在安徽山区开多款PHEV/EREV车型的体验,一旦在这些区域进入匮电,整车噪音的状况确实很糟糕,稍微踩一下油门发动机就要嗷嗷的叫起来,要么就是整车加速性不停的往下掉。

差不多11年前,我有段时间在对接新机型上市后售后跟踪的时候,发现内蒙古地区对别克的认可度非常高。那时候我们有一个零件,发生的失效案例中内蒙古的比例非常高。大家百思不得其解,为啥?我们知道这个大概是低温的问题,但是我们冬季实验也做了,同款车型相同零件在加拿大卖的好好的(加拿大地区冬季气温到零下40摄氏度都是很常见的)。为什么内蒙古会有这个问题。

后来我按照系统工程理论把所有零部件逻辑打散,然后一层层的分析失效原因,估计问题是来自于铝合金和铁的热膨胀系数差异太大,供应商在设计一个轴承位置的时候,由于采用了简化仿真模型,导致低温下真实值和仿真值不匹配。然后我们到环境仓,把这个零件放在一个零下四十摄氏度的环境仓里面冷冻了一天多,完全冻透了,然后去测试,发现当生产波动出现极限尺寸的时候,零件实际会被咬死,然后产生初始的失效模块点。

然后我们又回来看,说内蒙古凭什么比加拿大还冷。然后我们发现了2件事情:1. 加拿大地区一般有车库,而且在北部地区会在油底壳额外增加电加热装置,中国没有。2.最重要的,内蒙古的降温很多时候是来自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吹的风在冬天甚至低于零下45摄氏度。关键是我查房了失效车辆的车主记录,都是把车子放在户外直接冻了3天。在这样的风和空气下,基本上很快车辆就冻透了。那么零部件也就容易出问题。所以后来我提出了新的仿真规范标准,然后对指定区域规定必须采用轴瓦结构,并且增加了零下40摄氏度极寒复测实验标准。这些都是我们做好后,又反过来推动供应商的技术中心和我司母公司继续去做的很多新规范。这也是我开始成为这个领域全球专家组成员的第一步。

#我与汽车的日常#

0 阅读:0
杰克说说车啊

杰克说说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