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欧盟出手反制,但规模并不对等,应该还是在为10月底的谈判做准备,我个人认为品类上应该进一步新增品类上在10月底再前来一下。
对于白兰地来说,它体现了一个精准打击的意图,但我个人认为还不够。我大概理解选择白兰地的原因。因为欧盟出口到中国的白兰地,其中99%来自于法国。白兰地涉及的总进口货值大概在15-20亿美元之间。
那么这次欧盟关税对中国的影响有多大呢?
首先从直接损失来说,2023年中国对欧盟出口乘用车约68万台,其中纯电动汽车约29万台,总货值约为128亿欧元,也就是140亿美元。由于调查只涉及电动汽车,所以如果按照去年的量,预计覆盖货值在65-80亿美元左右,然后按照关税比例进行抽税。
但是,我们要注意到,中国目前对欧纯电动汽车存在较为明显的价格优势,在关税冲击面前,影响了中国对欧盟的出口节奏。2024年1-8月份,中国对欧盟的电动汽车的出口总额货值就已经达到了大概在85亿美元附近。对欧盟的纯电动汽车贸易壁垒政策下,我预计中国实际遭受的市场机会的潜在损失在130亿美元左右,这是由于关税与舆论影响后,由于负面影响而令中国品牌车企产品快速增长的势头被遏制后的损失。
所以总结一下,无论是关税覆盖面积,还是由于关税壁垒带来的市场增长速度被限制导致的潜在直接销量损失,目前的白兰地禁令都远远不能和汽车关税壁垒相比。
第二点,是白兰地禁令的打击对法国的政治影响力有限。
法国白兰地之所以在欧盟出口中国的总量中占到99%这么高的比例,这和中国本国投资法国酒类企业也是分不开的。由于法国在酒类方面的名声,很多中国企业到法国去买地买庄园或者做贸易中间商,然后倒卖到中国,甚至把法国的一些餐酒级别的非常廉价的酒,经过包装后出口到中国。所以酒类禁令本身会伤害到我国的投资产业组织。也正是因为中国企业的深度参与,过去几年,欧洲酒类企业并没有在对华议题上犯过太多的政治性错误。
还有就是,欧盟本国也在大量消耗酒类,中国占欧盟酒类出口消费并非大头。而且最关键的是,酒类背后的种植户与庄园,对于现在的欧盟政府来说的影响力其实有限。因为此前法国等欧盟国家主要执政党派对于农民的利益保护力度本身就不是太大,说实话,白兰地禁令可能引发的政治冲击并不是太大。和目前欧盟政府焦头烂额的其他问题比起来,根本不是事儿。
那么我提了这么多问题,应该给出一个替代的方案吧?当然有。
答案就是奢侈品。
由于奢侈品的品类比较繁杂,目前我没有查到一个准确的统计分类,以下是一个比较粗糙的推测:
全球最大的100家奢侈品公司,2022财年的总销售额是3470亿美元,其中中国区的销量为870亿美元,而其中法国的LVMH、Kering、L‘Oreal Luxe等,以及意大利的Gucci、Prada等的箱包、香水等产品的占比很高。
仅看2023年欧盟对华出口的皮革和塑料手袋,货值达到了48亿美元,其中法国产的超过了三分之一。意大利的占比预计也非常高。
而且,这些奢侈品品牌跨国企业,向来在政治领域与流行文化方面干预颇多,而且频频对华恶意话题上出手。而且对这些企业进行打击,基本上对我国的核心产业没有影响,而且对中国民众的冲击也最低。
所以,我的建议就是,在这些品类中,挑选法国和意大利占比较多的进口税则编号品类,以反倾销和奢侈品进口税的名义,开出50%-100%的惩罚性额外税,总覆盖规模应当扩大到200亿美元范围。
#中国对欧盟白兰地发起反倾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