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如何更好走出国门# 中国汽车的出海趋势强劲,许多车企积极布局欧洲市场,甚至将产品发布会直接搬到欧洲。然而,从实际数据来看,情况并不如预期那般乐观。根据JATO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欧洲卖得最好的25个品牌中,只有上汽MG成功上榜,位居第20位。而在我们擅长的电动车市场,前十名的纯电车型中,也只有MG4是国产品牌。这表明,中国汽车出海仍面临许多挑战,不同市场对车型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
比如极氪X这款定价20万的小车,走的是精致路线,但在国内市场销量表现不佳,今年上半年前几个月销量一直是几百辆。反观它的兄弟车型沃尔沃EX30,虽然在瑞典售价约30.7万人民币,却在欧洲卖爆了。与此同时,欧盟近期出台的关税政策也进一步增加了中国车企进军欧洲的难度。
日韩车企早年进军欧洲市场时,同样遇到过诸多阻力。它们通过本土化策略逐步打磨产品,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例如,欧洲消费者喜爱手动挡和柴油车,日韩车企便迅速调整,推出了相应的产品。以本田为例,为了打开欧洲市场,本田曾斥资5000万美元研发柴油发动机,历经多年深耕才逐步站稳脚跟。
鉴于此,魏建军强调中国汽车要实现全球化,必须推行“销地产”策略。在当地建立生产基地,融入市场需求,才能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现代和起亚的成功正是得益于此,但本土化策略也面临文化差异和政策法规等挑战。对于中国车企而言,出海才刚开始,保持耐心,逐步深耕,才能真正占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