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对华关税升至130%后,美国股市遭受重创,美国正副总统也随之软化口风,呼吁中方选择“理性之路”。那么,中方出台稀土新规后,美方是如何回应的?这对中美关系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中方的反击信号弹·】——»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正式出台稀土出口新规,这场行动被外界视作对美方贸易霸凌的主动回击。新规不仅新增铕、钬等5类中重稀土管制,更将覆盖范围延伸至14纳米以下半导体制程及军事用途设备,所有出口均需逐案审批。这一举措的背后,是美方持续消耗的谈判诚意。
中美马德里经贸会谈结束仅20多天,美方已密集出台多项对华限制措施。他们将数千家中方企业纳入管制清单,还执意落地针对海事、造船业的301措施。
在看不到和谈希望的背景下,中方终于亮出“稀土牌”。要知道,中国掌控着全球70%的稀土开采量与90%的分离加工能力,这种供应链主导地位让管制拥有极强威慑力。
美方的反应来得又快又烈。10月10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布千字长文,将中方管制贴上“敌意”标签。他明确威胁从11月1日起对华加征100%关税,叠加现有税率后,实际关税将飙升至130%,同时还计划封锁所有关键软件出口。
这番狠话没吓到中方,却先砸懵了美国股市。当天美股上演“黑色星期五”,三大股指集体收跌,创下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英伟达、特斯拉等七大科技巨头市值一夜蒸发7700亿美元,其中英伟达单家就损失2287亿美元。华尔街恐慌指标飙升32%,投资者疯狂抢购黄金与国债,市场对贸易战的恐惧暴露无遗。
«——【·中方硬气回应·】——»
面对美方挑衅,中方的回应既迅速又坚定。10月12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公开表态,直指美方动辄以高额关税威胁的做法,绝非中美相处的正确之道。发言人强调,中方对关税战的立场一贯清晰,我们不愿主动挑起争端,但也绝不畏惧任何打压。
这番表态底气十足。中方管制并非禁止出口,而是对军民两用物项的规范管理,完全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反观美方,其出口管制清单多达3000余项,远超中方的900余项,却反过来指责中方措施“令人担忧”,这种双重标准早已被国际社会看穿。
«——【·态度急转弯·】——»
股市暴跌成了最有效的降温剂。短短72小时内,美方态度出现180度转变,接连释放缓和信号。10月10日当天,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率先发声,称除非形势必需,美方无意与中方打贸易战,仍希望建立“平衡的贸易关系”。明眼人都清楚,没有特朗普授意,这位高官绝不会与总统公开唱反调。
紧接着在10月12日,美国副总统万斯接连示好。他在受访时特意强调,特朗普“珍视与中方建立的友好关系”,愿意开展“理性的谈判”。这番话潜台词明显,相当于给特朗普此前的过激言论找台阶,暗示那些不理性行为“不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