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盾(478年—543年),字宣卿,南朝梁的著名官员,东莞莒县人,他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高祖父、祖父、父亲均为高官。他自幼聪慧,曾跟随琅琊名士诸葛璩学习《五经》,并且深受赞誉,诸葛璩因此对他赞叹道:“这学生能担当大任,是王佐之才。” 臧盾历任多个重要官职,包括参军、中书郎、尚书左丞、少府卿、步兵校尉、御史中丞、散骑常侍等。他以精明正直著称,善于处理繁杂的政务,并且都能考虑周全。 中大通五年(533年)二月,梁武帝到同泰寺开讲,召开四部大会,有数万人听讲。此时南越地区献上驯化的大象,突然在人群中奔跑,乘舆、侍卫及与会人员都受惊散开,然而只有臧盾与散骑郎裴之礼神色自若,因此他们得到梁武帝的赞许。由于他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保持冷静,展现出非凡的胆识和应变能力。 臧盾风度翩翩,举止有度,从而深受梁武帝的赏识。同时他还极为孝顺,在为父母服丧期间,都表现出极高的孝行。到了大同年间,他还得以升任为中领军,并且负责统管天下军事大政,从而表现出色。最终他在晚年仍然继续担任要职,从而为南朝梁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同九年(543年),臧盾去世,享年六十六岁,他的谥号为忠。他的逝世引起了朝廷的哀悼和追思。因此便在他去世的当日,朝廷下诏为他举哀,并且还追赠他为侍中,领军的官职和之前一样,同时还赐予棺材、朝服一具,寿衣一袭,另外还给予钱财和布匹。 #南朝梁的历史人物#
臧盾(478年—543年),字宣卿,南朝梁的著名官员,东莞莒县人,他出身于官宦世
太基说历史文化
2024-10-23 15:25:24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