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是湖北省西北部秦巴山区腹地里的一座城市,是湖北省十堰市管辖下的一座县城。竹山县是一座特别喜欢喝茶的城市,这里的老百姓,对于喝茶达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由于竹山地区盛产茶叶,这里的老百姓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烧热水泡茶,还有的人直接一大早上,去茶馆中和朋友们一起去茶馆喝早茶聊天。可以说,竹山县很多百姓,一天都在喝茶中度过。竹山县因为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一直是湖北省西部经济最落后的城市之一,直到2020年,竹山县才退出国家贫困县。到了2023年,竹山县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大约117亿人民币。 竹山县是一座拥有上千年历史的低调古城,在历史上,竹山县有一个很有名的古地名,就是上庸。三国时期,上庸县是蜀国和魏国争夺的重点区域之一。 竹山地区早在上古时期,就是古人类生活的聚居区,商周时期,这里发展了一个独立的方国,史称古庸国。后来,古庸国被南方强大的国家楚国所灭。秦统一中国后,在原古庸国的地盘上,设立上庸县。 竹山县这个地名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公元552年,西魏王朝将地名改为竹山县,因为这里茂林修竹,山清水秀,因而得名。之后的历史,这一地名建制一直延续到现在。 新中国成立后,竹山县先后隶属于襄阳专区和郧阳专区管辖。公元1994年,郧阳地区和地级市十堰市合并,竹山县也就划归为十堰市管辖。 如今,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竹山县这座偏僻的城市,顺利退出了国家贫困县,开始往新的方向发展。现在,竹山县的城市基础设施越来越好,发展成为了一座现代化规模的城市。最近几年来,竹山县收获了很多重要的荣誉,比如,全国文明城市、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城市、文物保护示范城市、农产品安全示范城市等。 现在,人们提到湖北省十堰市的竹山县,一般还会想到这么几点: 第一、因为竹山县是一座山区城市,从而使得这里的环境特别好,特别适合生活和居住。再加上这里的雨水充沛,使得有很多珍贵的野生动植物得以在这里生存。 第二、竹山县是湖北省西北部重要的矿产资源大县,这里拥有储备雄厚的板石矿、硫铁矿、花岗石等资源。这些资源都是工业、建筑等行业必须要用到的资源。 第三、竹山县是一座尚没有通铁路交通的城市,这也使得竹山县老百姓出行,只能依靠公路交通。因为地理位置偏僻,又没有铁路,使得竹山县的人口流失比较严重,年轻人纷纷选择去外面的城市发展。不过,最近几年来,竹山县的交通还是大有改善,到周边城市的汽车客运还是很方便的。 第四、竹山县的绿松石很有名,是有名的地理标志产品,又被称之为“土耳其石”,绿松石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资源,竹山地区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采绿松石了。在中国古代,一般只有帝王贵族才有能力拥有绿松石藏品。 第五、竹山县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城市,拥有众多的人文古迹和旅游景点,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驴头峡风景区、武陵峡风景区、堵河源风景区、南水源风景区等。驴头峡风景区是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秦巴山脉壮美的风景,据说,这个景点的漂流项目特别受人关注。 第六、竹山县的合碗宴很有名,这是竹山地区古老的饮食文化,一直是竹山地区接待贵客最高的宴席标准。竹山县的合碗宴最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所谓合碗宴,就是用八道大菜组成的宴席,这八道大菜讲究一种色香味俱全。直到现在,竹山地区的一些盛大的节日庆典活动,或者红白喜事,都是用传统的合碗宴。吃合碗宴,有着深刻的寓意,寓意着希望食客们事事如意。 第七、竹山县的面面饭很有名,这是竹山县一道有名的地方小吃。所谓面面饭,就是用苞谷为原材料,用独特的烹饪加工方法制作出来的美食。根据《竹山县志》的记载,在过去,竹山县的山区因为缺少食物,于是,村民们只能用面面饭来充饥。现在,竹山地区老百姓不用再担心饿肚子了,但是这种老吃法还是保留了下来,再经过现代厨师的加工,于是就有了今天著名的竹山县面面饭。 第八、竹山县的懒豆腐很有名,也是一道独有的地方小吃。所谓懒豆腐,就是用黄豆做成的豆腐脑为原材料,再加入大米,煮出来之后像粥一样。然后,吃的时候会加入红辣椒、食盐、香菜等配料,因而口感非常独特,可以说是甜味、咸味、辣味都有。 第九、竹山人制作的三鲜汤特别有名,我们知道,全国大部分城市都有喝三鲜汤的习惯,但是,竹山人制作的三鲜汤真的是天下一绝。竹山人制作三鲜汤,要用三种最主要的食材,分别是粉丝、羊肉饺子、牛肉片等,因而,竹山人制作的三鲜汤非常的鲜美,这样的味道是只有竹山的厨师才能做出来。 各位网友,关于湖北省十堰市的竹山县,您还有什么可以进行补充的?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精彩的评论,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湖北省最低调的历史文化名城竹山县。
竹山县是湖北省西北部秦巴山区腹地里的一座城市,是湖北省十堰市管辖下的一座县城。竹
雨珍聊好的过去
2024-10-26 22:54:44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