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的漂亮!”2023年8月,一男子在家中卸货过程中,突然发现有小偷上门盗窃,于是,男子同儿子合力将小偷压制制服,后准备拨打报警电话进行扭送,不料小偷却突发心脏病身亡。事后,小偷家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向男子索赔810000元,法院这样判了! 那天上午,陈东和他的儿子像往常一样,在自家的仓库中忙碌地卸货。就在他们专注于手中的活儿的时候,一个身影悄然出现在仓库的厕所附近。 那是黄立,他的眼神闪烁,行为鬼鬼祟祟,不时地探头探脑,打量着周围的动静。他的这种可疑神态和举动,与仓库中忙碌而有序的氛围格格不入,让人不禁对他的身份和行为产生了猜疑。 陈东偶然间抬眼,发现了黄立的存在。 他心中涌起一股疑虑,放下手中的货物,朝着黄立走去,大声质问:“你是谁?在这里做什么?” 黄立听到陈东的质问,明显地慌张起来,眼神四处乱瞟,支支吾吾地回应着,却始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陈东心中的怀疑愈发强烈,他断定这个人肯定有问题。 黄立似乎察觉到自己已经暴露,突然转身就跑。陈东毫不犹豫,立刻招呼儿子一起去追。 黄立拼命地逃窜,陈东父子则奋力地抓捕。在拉扯的过程中,双方的手紧紧地拽在一起,衣服也被扯得凌乱不堪。陈东的儿子年轻力壮,他瞅准机会,一个箭步冲上前,抱住了黄立的腿,黄立一个踉跄,差点摔倒。陈东趁机扑上去,和儿子一起将黄立压制住。 然而,就在这看似一切即将尘埃落定的时候,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被压制住的黄立突然没了动静,原本挣扎的身体渐渐变得瘫软。 陈东父子惊愕地发现,黄立竟然死了。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但更让人震惊的还在后面。 不久之后,黄立的家属一纸诉状将陈东告上了法庭,并提出了高达 81 万元的民事索赔。 这一诉求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大众的认知里,陈东是在抓捕小偷,怎么反而要面临如此巨额的索赔呢?这与人们心中的正义感和常理形成了强烈的冲突。 在本案中,陈东发现黄立形迹可疑,在质问后黄立逃跑,陈东父子的扭送行为似乎是合理的行使公民权利。 但黄立的死亡又使得这一行为变得复杂起来,陈东在扭送过程中的动作是否得当?是否存在过度的行为?这些都成为了可能存在的争议点。 在这个案件中,陈东压制黄立的行为与黄立的死亡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因果关系。陈东在抓捕时的动作力度、黄立自身原本就患有心脏病的身体状况以及当时紧张的情绪等多方面因素都需要综合考量。 案件发生后,警方迅速介入并进行了调查。在完成相关证据收集后,警方将案件提交检察院申请逮捕。 然而,检察院经过仔细审查,两次做出了不予批捕的决定。 检察院认为,现有证据不能确凿地证明陈东的行为构成故意犯罪,存在诸多疑点和不确定性。 随着调查的深入,检察院曾一度变更公诉罪名至过失致人死亡罪,这一决定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检察院做出这一变更的依据是他们认为陈东在扭送过程中的行为可能存在疏忽大意,与黄立的死亡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这一结论也并非毫无争议。在进一步审查过程中,检察院最终撤销了公诉。 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在于,经过更加严谨细致的证据分析和法律论证,发现无法排除黄立自身疾病突发导致死亡的合理怀疑,不能认定陈东的行为构成犯罪。 在经过漫长而复杂的司法程序后,法院最终做出了公正的裁决。 法院判定陈东属于正当防卫,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法院的依据是,陈东在发现黄立有盗窃嫌疑后进行抓捕扭送的行为是合法的公民行为,在整个过程中,陈东没有故意加害黄立的主观意图,黄立的死亡是由于其自身突发心脏病这一意外因素导致,陈东无法预见也难以避免这一结果的发生。 对于民事索赔部分,法院也予以驳回。法院强调,法律是公正与公平的,不能因为一方的意外死亡而让合法行使权利的另一方承担不合理的责任。 这一案例对公众的法治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它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在理解法律和司法公正时,不能仅凭直觉和情感,而需要深入地了解法律条文和司法程序,正确地看待公民权利与法律责任之间的关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公正。 信源:新发现观察2024.11.23《男子制伏小偷却遭索赔 81 万,小偷其间心脏病亡,法院公正裁决》 文中姓名皆为化名。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和“点赞”,方便您下次看到更加精彩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感谢支持。
“判的漂亮!”2023年8月,一男子在家中卸货过程中,突然发现有小偷上门盗窃,于
承载盘点
2024-11-28 10:45:5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