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军统特工张金宝正打算睡觉,日军就破门而入,张金宝根本来不及穿衣服,便直接跳窗逃走,但还是被敌人打中昏死了过去。 张金宝早年混迹帮会,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嫉恶如仇的性格让他无法对日寇的暴行和汉奸的卖国行径坐视不理。 1940年4月,张金宝加入军统,成为一名特工,与搭档傅林一起,潜伏在敌占区,执行最危险的任务铲除汉奸。他们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但他们义无反顾。 张金宝和傅林抵达上海,他们的第一个目标是刘荣福。这厮是上海租界巡捕房的负责人,日军占领上海后,他立马投敌,为了讨好日本人,不惜残害同胞,手上沾满了抗日志士的鲜血。 对这种人,没什么好说的,干就完了。在一个普通的早晨,刘荣福在路边等车,张金宝和傅林抓住时机,两枪毙命,干净利落。周围的日军还没反应过来,两人早已消失在人群中。初战告捷,杀了个开门红,但这只是开始。 半个月后,他们的第二个目标出现了:穆时英。穆时英是个有名的作家,写过不少流行小说。按理说,文化人应该有点骨气,可这家伙偏偏没有。 当时抗战爆发后,他不仅公开投敌,还恬不知耻地为日本人粉饰太平,鼓吹“大东亚共荣圈”的鬼话。这家伙比那些直接杀人的汉奸更可恶,因为他用笔杆子毒害了更多的人。 穆时英仗着日本人重视他,出门都坐防弹车,还有保镖护送,不好下手。但张金宝和傅林耐心地等待着机会,终于在一个傍晚,穆时英因为私事外出,没有坐防弹车,只坐了人力车。张金宝和傅林果断出击,一阵枪响,穆时英当场毙命。文化汉奸,照杀不误。 当时穆时英的死,对日本人来说是巨大的损失。这两个人的宣传能力和政治影响力,对日伪政权来说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这三起暗杀事件,让其他汉奸人人自危,生怕下一个就是自己。 日伪当局震怒,下令全力搜捕张金宝和傅林。他们加大了巡逻力度,挨家挨户地搜查,到处都是岗哨和巡逻队。张金宝和傅林的处境越来越危险。 在一个夜晚,张金宝的住所被日军包围。他听到外面的动静,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穿衣服就从窗户跳了出去。但日军早有准备,在他落地的一瞬间,枪声响起,张金宝中弹倒地,被捕了。 张金宝身受重伤,日军为了得到情报,将他送到了租界医院治疗。医生们敬佩张金宝的勇气,暗中保护他,尽量拖延时间,不让日军把他带走。但最终,日军还是强行将张金宝带走,开始了残酷的审讯。 负责审讯张金宝的是一个叫吴四宝的汉奸。令人意外的是,吴四宝和张金宝以前是帮会里的朋友,关系很铁。 吴四宝看到昔日兄弟如今的惨状,内心十分复杂。他象征性地问了几个问题,没有动用酷刑。但日军等得不耐烦了,将张金宝转到了臭名昭著的76号特工总部。 在76号,张金宝遭受了各种非人的折磨,但他始终没有透露任何情报,宁死不屈。与此同时,傅林也被捕了,同样遭受了酷刑,但他和张金宝一样,坚贞不屈。日军用尽了各种手段,却一无所获。 1940年10月10日,张金宝的死期到了。吴四宝带着酒菜来给他送行,也许是想最后一次叙旧,也许是表达歉意。 但张金宝没有理会他,他知道自己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了。在刑场上,一声枪响,张金宝倒在了血泊中,年仅45岁。不久之后,傅林也被杀害,年仅24岁。 在那个黑暗的年代,像张金宝和傅林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点亮了民族的希望之火。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张金宝和傅林的故事,是那个时代无数英雄的缩影。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国家的未来,奉献了自己的全部。他们的牺牲,提醒着我们,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信息来源:《上海秘密战:军统与蓝衣社》 - 杨天石著,记述了上海地区军统特工的秘密行动和背景。
1940年,军统特工张金宝正打算睡觉,日军就破门而入,张金宝根本来不及穿衣服,便
沐白史记鹿
2024-11-29 19:49:21
0
阅读: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