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下”,中国传统观念中有几个说法很有意思。 一、是这“天下”是谁的,也就是

阿岔侃历史 2024-12-16 10:00:26

关于“天下”,中国传统观念中有几个说法很有意思。 一、是这“天下”是谁的,也就是所有权问题。 一个说法是——《六韬・发启》:“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唯有道者处之。出自《六韬·武韬·顺启》。这个《六韬》据说是姜子牙写的。这也就是说这个观念是从周王朝的时候就有的。 还有一个说法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出自《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按《诗经》的成书年代看,至少要在孔子之前。 把这两个放在一起看,大家便会发现他们是矛盾的。前者说是天下人的,后者说是“王“的。到底是谁的呢?谁能说清这个? 二、是这“天下”的责任问题。也就是责权利问题。或者说这天下弄好了是谁的功劳,弄坏了是谁的责任……问题。最有名的说法也有两种。 一个说法是“天下为公”、这个说法来自于《礼记》。 一个说法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话出自《日知录·正始》。 把这两个放在一起看,第一个实际上是从“管理者”(或者叫统治者)角度说的,第二个是从被管理者的角度说的。而且,第二个说法中的“兴亡”从语法上看,是一个偏义复词,在“这里”实际上只指“亡”。那么,完整地看,其实就是—— 天下“兴”的时候,是管理者的责任;而天下“亡”的时候,是匹夫、也就是被管理者的责任。 这也就是说,这两个说法也实际上还是矛盾的。 这个矛盾其实也揭示了一个冷酷的现实,那就是——天下平安,没事儿的时候,权力功劳是管理者的。天下不行了,有事儿的时候,责任买单的是“匹夫”。

0 阅读:0
阿岔侃历史

阿岔侃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