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李鸿章看到坐在轿子里的母亲脚露了出来,连忙低声说:“娘,赶紧把脚往回

运赛过去 2025-01-17 21:23:40

1868年,李鸿章看到坐在轿子里的母亲脚露了出来,连忙低声说:“娘,赶紧把脚往回收啊。”谁知,李母怒喝一声:“呵,你这个不孝子,还敢嫌弃我!”李鸿章吓得连哈腰道歉。 1896年,李鸿章受清廷委托出使欧美八国,期间访问了伦敦,并特意前往洋枪队戈登将军的纪念碑献花圈。戈登将军的家人得知李鸿章亲自前来,特意赠送给他一条名犬,这条狗曾获得全英名犬选拔赛的冠军。 几天后,戈登家人收到了李鸿章的感谢信,其中写道:“非常感谢你们的礼物,虽然我年纪已大,饮食不宜过量,但为了表示对夫人的谢意,我还是稍微品尝了一点,果然非常美味。”李鸿章的这番言辞,尽管看似简单,却充满了礼节和情感,也体现了他在官场中的深厚功力。 张祖翼曾分析过李鸿章能在官场中长期稳居高位不遭祸的原因。他认为,李鸿章能维持自己的地位,首先得益于恭亲王的信任,恭亲王将大权托付于他;其次,慈禧太后也因李鸿章的旧功勋对他有所照顾;最后,李鸿章为人处世大方,每年在宫廷应酬上的花费不计其数,这些因素共同帮助他在官场中稳固了位置,避免了许多危机。如果不是这些原因,李鸿章很可能早已遭遇祸端。 李鸿章的性格中有一些独特的方面,尤其是在与下属的互动中,他常常展现出一种亲切的方式。比如,当他喜欢某个下属时,他会用家乡的合肥方言骂对方一句:“贼娘好好地搞!”这种“骂”话听起来似乎是责骂,但其实是在表达他的喜爱和肯定,那些被他如此“骂”的下属,往往会因此觉得受到青睐。 然而,这种方式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有一次,一位候补知县前来拜见李鸿章,李鸿章照例对他用家乡话说了那句:“贼娘好好地搞。”这位知县并不理解合肥话,也不知道李鸿章的这一“骂”话其实是表示亲近和关爱,他误以为李鸿章在侮辱自己。于是,这位知县愤怒地回了一句:“卑职不敢贼大人娘!” 时值1868年初春,新任湖广总督李鸿章刚刚走马上任不久,这日正巧是他接母亲来府上居住的日子。午后的阳光温和地洒在街道上,轿夫们稳稳地抬着一顶八人大轿缓缓而行。眼看着快要进府门了,李鸿章却突然发现母亲的脚从轿帘下露了出来。 本是一件小事,但在这衙门口,若是被下属们看见,恐怕不太合适。李鸿章连忙低声提醒母亲收回脚。谁知这一句提醒却惹恼了老太太,她当即训斥起儿子来,言语间尽是对儿子"不孝"的不满。 这一声训斥引来了不少路人的目光。众人只见这位新上任的湖广总督,在轿帘前连连赔礼,一改往日威严的形象。更让人惊讶的是,从轿帘下露出的那双脚,竟然远比寻常妇人的要大得多。一时间,街上议论纷纷,都在猜测这位总督大人的母亲为何会有这样一双大脚。 此时的李鸿章,心中涌起了许多往事的回忆。母亲虽然出身低微,但为人刚直,在教育子女方面更是极其严格。记得幼时,兄弟姐妹们但凡有些懈怠,就会受到母亲的严厉训诫。母亲常说:"做人要正直,读书要用功,做事要认真。"这些话语早已深深刻在了李鸿章的脑海中。 在李家兄弟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严厉和威严始终如一。即便是寒冬腊月,她也会在五更天就起床督促孩子们读书。若有谁偷懒不愿起床,便会立即挨上一顿训斥。那时的李鸿章,没少因为贪睡而被母亲责骂。 维特在回忆录中提到一段具有戏剧性的情节。有一次,沙皇的加冕礼上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件,造成两千多人伤亡。李鸿章得知此事后,询问维特是否应该将此事报告给沙皇。维特回答说:“当然要告知。”李鸿章则摇头表示:“你们这些做大臣的没有经验。曾经在我担任直隶总督时,发生了鼠疫,死了许多人,但我在给皇帝的奏章中,始终说‘一切太平’,我从未告知皇帝发生了什么。” 他补充道:“我为什么要告诉皇帝这些事情,让他感到难过呢?如果我是贵国的官员,我也不会让我的皇帝知道这些,而是会尽量保护他不受困扰。”事实上沙皇对这些民众的死活并不在意。1906年,维特向沙皇报告有一名军官肆意屠杀平民,希望沙皇制止。然而沙皇在看到报告后写下:“干得好!是条好汉!” 李鸿章作为大清朝的重要官员,在朝廷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影响。他一生中,无论是军事还是外交领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特别是在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引进西方的先进科技和文化,积极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尤其是在军事上,他建立了北洋水师,使中国成为当时亚洲最强的海军力量。他还创办了包括天津武备学堂、北洋水师学堂等在内的教育机构,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现代化的军官和工程师。 在日常生活方面,李鸿章也有着一些独特的习惯。据吴永的记载,李鸿章每日会饮用“铁水”和“铁酒”这两种西方滋补饮品,分别为含有铁的液体和牛肉汁混合的酒。他认为这种滋补品有助于保持健康,尤其是在繁忙的官场工作之余。 尽管这些滋补品味道可能并不讨好,但李鸿章对于新事物的接受态度,使得他在许多传统的士大夫中显得与众不同。在李鸿章的影响下,晚清的士大夫们对西方的滋补品并不排斥,许多人也尝试了牛肉汁和铁酒等新式补品。

0 阅读:84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