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断奶”始祖鸟,三夫户外的自有品牌撑起一片天

出品:山西晚报·刻度财经三夫户外迎来高光时刻,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5.85亿元同比增长17.04%,归母净利润激增1

出品:山西晚报·刻度财经

三夫户外迎来高光时刻,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5.85亿元同比增长17.04%,归母净利润激增147.77%,扣非净利润增速突破400%,回应了此前“失去始祖鸟就活不下去”的唱衰。

2025年深秋,北京ISPO展会的喧嚣背后,近500个国内外户外品牌汇聚,新势力品牌扎堆涌入,老牌企业稳固。随近年户外风兴起,中国消费者社交着装正面临调整,高性能户外服饰的应用场景从户外活动向日常延伸,户外服饰行业快速发展。

据伯希和招股书及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中国内地高性能户外服饰行业市场规模为1027亿元,2019-2024年CAGR为13.8%,预计2024-2029年CAGR升至16.0%,行业增速有望加快。

但不是每个企业都抓住了行业机遇,牧高笛净利润腰斩,探路者营收下滑,三夫户外却用第三季度财报,完成逆袭。

图源:三夫户外2025年三季度报告

《刻度财经》深入研究三夫户外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发现,第三季度营收2.07亿元,同比增长20.74%,归母净利润439.52万元同比暴涨1033.9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超10倍的暴涨,但光鲜业绩的背后,仍存在存货高压、现金流承压、竞争加剧的问题。

01

高增之下的盈利新隐忧

2025年前三季度,三夫户外营收5.85亿元同比增长17.04%,归母净利润2121.46万元,同比激增147.77%,扣非净利润增速更是突破408%,这份成绩单乍看堪称“完美”,但拆解后不难发现增长背后的“脆弱性”。

单季度的爆发式增长,难掩三夫户外原有的结构性问题,第三季度营收2.07亿元同比增长20.74%,归母净利润439.52万元同比暴涨1033.98%。

图源:三夫户外2025年三季度报告

看似经营效率飙升,实则基数效应明显,超10倍的利润增幅看似印证经营效率质变,实则是2024年同期业绩“触底”后的反弹,彼时始祖鸟代理合作刚终止,三夫户外净利润仅39.59万元,近乎“亏损边缘”的基数让增速失去参考意义。

这种同比猛增、环比平淡的增长模式,既无法反映常态化经营下的真实竞争力,也难以持续,随着基数回归正常,后续增速大概率将大幅回落,高增神话或成“昙花一现”。低基数高增长的含金量,远不及常态化经营下的稳步提升。

更值得注意的是,盈利增长高度依赖费用压缩,而非营收质量的根本性提升。三夫户外管理费用的减少,得益于剥离上海悉乐旗下松鼠部落乐,持续亏损的非主业资产。

图源:三夫户外2025年三季度报告

这种通过砍业务、减开支实现的利润增长,本质是节流而非开源,缺乏终端需求爆发、产品力提升等核心增长引擎的支撑,一旦费用管控触达天花板,净利润增速或将大幅回落。

现金流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改善。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70.74万元,虽较去年同期的-6017.78万元有所改善,但仍未转正。负债端的压力同样不容忽视,短期借款1.92亿元,而货币资金仅3977.44万元,货币资金与流动负债比率不足12%,短期偿债压力凸显,一旦后续贷款到期或存货无法及时变现,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

图源:三夫户外2025年三季度报告

据行业消息,这些存货多为X-BIONIC秋冬新品及HOUDINI环保系列,是公司为抢占秋冬户外消费旺季提前备货的核心品类。但户外消费需求受天气、潮流趋势影响极大,若今年秋冬户外热度不及预期,或新品因设计、定价等问题导致市场接受度低于预期,这批巨额存货将面临大规模减值风险,直接侵蚀已实现的利润。

更严峻的是,存货周转效率并未随规模增长同步提升。公司仍未找到“备货、销售、回款”的良性循环节奏,库存周转天数维持在高位,大量资金被存货占用,不仅拉低了资金使用效率,还增加了仓储、折旧等额外成本。

这种以存货换增长的粗放模式,在行业增速加快时或许能掩盖问题,但一旦行业进入调整期,或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滞销,存货减值与资金链紧张的双重压力将集中爆发,直接引发经营危机。

02

差异化优势难掩竞争短板

三夫户外凭借“自有品牌矩阵和高端定位”走出了原有的代理依赖,但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其所谓的差异化优势并未形成绝对壁垒,反而在品牌运营、渠道效率、市场卡位等核心环节暴露深层短板,在国际品牌守局、本土品牌突围的双重挤压下,生存空间持续被压缩,高增业绩难以掩盖其竞争力的先天不足。

自有品牌的“一枝独大”暗藏风险,三夫户外专注于户外产品研发、户外品牌运营、户外用品零售及户外服务等业务,在近年完成组织架构调整后,依托X-BIONIC、HOUDINI、CRISPI等品牌不断发展。

自有品牌的“头部效应”过度集中,暗藏单一品牌依赖风险。X-BIONIC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14亿元,占总营收的36.6%。

图源:三夫户外2025年三季度报告

但这种“一枝独大”的格局背后,是产品结构的严重失衡。TERRASKIN越野跑鞋一款产品贡献了该品牌大部分收入,而户外服饰、配件等其他产品线增速远低于品牌整体增速,形成“爆款依赖症”。

X-BIONIC主打的“帮底嵌合”“碳板缓震”等黑科技,已被始祖鸟、萨洛蒙等品牌推出同类技术,线下布局同样低效,拉低了整体渠道效率。

目前,X-BIONIC在长春、沈阳、大连、吉林分别开设有多家线下门店。三夫户外看好东北地区的冰雪经济和户外运动的成熟发展,未来还会继续在东北地区开设更多的线下门店,但这种“广撒网”式的渠道扩张,不仅未带来增量,反而拖累了整体坪效。

而被寄予厚望的HOUDINI,虽然以110.09%的增速成为黑马,但6574.38万元的营收规模仍显薄弱,且增长高度依赖环保概念和社交媒体营销。

这种模式极易被竞争对手复制,探路者已推出环保系列,牧高笛也在加码年轻群体营销,HOUDINI的差异化优势正在快速稀释。

签约的Marmot品牌更面临“水土不服”的考验,其大众价格带定位与三夫户外长期深耕的高端市场形成冲突,如何平衡品牌调性与市场份额,避免陷入“高端不高端、大众不大众”的尴尬境地,仍是未解之谜。

Marmot线上营销陷入同质化困境,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内容多为环保理念科普和场景穿搭,缺乏深度产品测评、用户真实体验等内容,小红书仅有508粉丝关注。

图源:Marmot小红书

线下进驻南京德基、杭州万象城等高端商场后,因品牌认知度不足,单店月均销售额远不及同商场始祖鸟,高端渠道的资源投入未能转化为实际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环保赛道的竞争已进入红海,探路者已推出“零废弃”系列,牧高笛联合环保组织开展旧装备回收活动,HOUDINI的差异化优势正在快速稀释,若不能持续推出创新性环保技术,增速大概率将大幅回落。

新签约的Marmot品牌则陷入定位冲突和水土不服的双重困境,补位效果远不及预期。Marmot主打大众价格带,产品均价为300-800元,与三夫户外长期深耕的高端市场形成严重割裂,现有44.1万高端会员对其接受度较低。

而在大众市场,Marmot的品牌知名度远不及探路者、骆驼,缺乏价格优势的同时,渠道覆盖也仅局限于三夫现有门店,未能触达下沉市场的核心消费群体。其大众品牌和高端渠道的组合,既无法打动原有高端客群,又难以吸引大众市场消费者,陷入“高端不高端、大众不大众”的尴尬境地,不仅未能填补始祖鸟离开后的市场空白,反而增加了渠道运营成本。

在行业竞争的“红海”中,三夫户外的生存空间正被持续挤压。国际品牌方面,始祖鸟在环保危机后虽遭遇短期抵制,但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品牌沉淀,仍占据高端市场主导地位,其市场份额并未被三夫户外有效承接。而三夫户外研发费用逐渐减少,较上年同期减少32.49%。

图源:三夫户外2025年三季度报告

除此之外,技术壁垒难以逾越,在专业户外场景中,始祖鸟的GORE-TEX PRO面料防水透气性能较X-BIONIC的面料更具优势,且品牌溢价能力更强,同样配置的冲锋衣,始祖鸟定价5000元以上仍供不应求,而X-BIONIC定价3000元左右却面临库存压力,品牌力的差距直接反映在毛利率上,始祖鸟毛利率超70%。

本土品牌方面,牧高笛聚焦露营装备细分赛道,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探路者则凭借大众市场的渠道优势,在下沉市场快速扩张。三夫户外看似避开了价格战,实则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高端市场拼不过国际品牌的技术与口碑,大众市场又缺乏价格优势与渠道覆盖。

03

爆款逻辑不可持续

三夫户外的“断腕式变革”是被逼无奈的选择,而非主动布局的远见,这场转型虽让其暂时摆脱了代理依赖,但仍未跳出“被动应对”的思维定式,在行业洗牌加速的背景下,未来增长面临多重考验。

转型的“不彻底性”埋下隐患。公司成立四大事业部,推进品牌化运营,看似架构优化,实则仍未解决核心问题,X-BIONIC的技术研发投入占比不足,缺乏持续的技术创新支撑,高端定位终将沦为空谈。HOUDINI的环保理念更多停留在营销层面,再生材料的应用成本高企,导致产品性价比不足,难以形成规模化销售。CRISPI等专业品牌的渠道拓展缓慢,未能有效渗透垂直社群。

更值得批判的是,公司在剥离非核心业务时反应迟缓,上海悉乐多年持续亏损,据2025年半年报披露,其上半年仍亏损417万元,直至业绩拖累严重才申请清算,这种“拖延式改革”不仅错失了转型时机,更消耗了大量资源。

行业机遇背后是更残酷的洗牌。政策端100个国际级户外目的地的规划,确实能推动户外参与人群扩容,但也将吸引更多资本和品牌涌入,加剧了产品同质化,越来越多的服装品牌推出“户外风”产品,跨界竞争让专业户外品牌的生存空间被挤压。

三夫户外的品牌矩阵虽覆盖多元场景,但缺乏爆款产品的持续输出能力,X-BIONIC的TERRASKIN越野跑鞋、HOUDINI的环保系列等爆款,生命周期较短,难以形成长期竞争力,在“爆款为王”的户外市场,这种“昙花一现”的增长模式难以支撑长期发展。

华源证券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达0.46亿元、0.68亿元、0.85亿元,这种线性增长预测忽略了行业竞争加剧、存货减值、费用管控失效等潜在风险。

图源:华源证券报告

事实上,三夫户外的转型之路才刚刚起步,其品牌力、渠道效率、运营能力均与国际品牌存在差距,与本土头部品牌相比也无绝对优势。被始祖鸟“断奶”后的逆袭,更像是一场新的求生之战,而非登顶之战。

从依赖代理品牌的“渠道中间商”,到自有品牌主导的“自主运营商”,三夫户外的转型值得肯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已摆脱困境。

在户外行业的黄金十年里,机遇与风险并存,三夫户外若不能解决存货高压、现金流脆弱、品牌竞争力不足等核心问题,仅凭短期的业绩爆发和费用管控,终将难以立足。这场逆袭故事的结局如何,取决于其能否从“减法盈利”转向“加法增长”,从品牌堆砌转向价值深耕,三夫户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是基于相关企业的法定信息披露义务,以其公开发布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业绩快报、定期公告、法定披露文件及指定渠道发布的公开资料)为主要研究依据的独立分析。刻度财经致力于确保分析内容的客观性与中立性,但不保证所载信息的绝对准确性与完整性,亦不保证其持续更新。本文所涉及的观点或结论仅供信息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决策依据,刻度财经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内容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来 源:刻度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