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景观系列之三十六——天盛号石拱桥 天盛号石拱桥位于辽宁省凌源市三家子乡天盛号村东北侧。横跨古河床,这是一座全拱形石桥,桥下地面由条形石砌成,整个桥孔都由石料砌成。桥身长5米,宽4.7米,高3.4米,桥孔跨度2.9米。桥有上下拱,上拱呈半圆形,下拱呈半椭圆形。桥面两侧各有石栏,由4块大石板、5根石柱头组成,石栏坚固耐用。桥拱两面的圈脸石上,每段都有一朵直径28公分的浮雕大莲花,花为8瓣5蕊,外围有30颗圆珠将莲花圈围在中间,上下各有一道弦纹衬托。 石桥南北两侧各有八字挡水墙,墙体由巨大的条形石砌成,尽管每块石头大小不一,但砌筑结构紧密,表面整齐。 桥拱中部嵌有修桥志石一方,上面刻有铭文,原文如下:“维大定十年,岁次庚寅五月辛亥为朔乙卯日,龙山县西五十里地狗河川孙家庄刘百通亲笔记,非百通独力而成,赖二刘同心而建,二刘者刘五、刘海。” 这段铭文记录了天盛号石拱桥的建造时间、地点、主要建造者等信息,表明该桥建于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十年(1170年),由刘百通、刘五、刘海合作完成。” 天盛号石拱桥原坐落在渗津河上,后因洪水暴发河水改道,整体被埋于地下。1977年秋,在农田基本建设中被发现,1979年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对该桥进行清理并就地复原。 天盛号石拱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被誉为“关外第一桥”。它比北京的卢沟桥早19年,比沈阳于洪区马三家的永安石桥早400年。 作为东北地区发现最早的石拱桥,天盛号石拱桥对研究金代拱桥建造技术及东北交通道路史具有重要价值。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使其被载入《中国名胜大辞典》,并于1988年被列为辽宁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政府也专门修建一个院落,保护起来,周边建有文化广场,供村民文化活动休闲娱乐。如果想参观,找附近村民开门,免费参观。
凌源景观系列之三十六——天盛号石拱桥 天盛号石拱桥位于辽宁省凌
米铁成吖
2025-02-05 07:38:38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