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功名铸重器,此生许国写忠诚中国核潜艇之父黄老于2025年2月6日在武汉逝世…

圈圈点点勾勾 2025-02-07 13:30:21

深藏功名铸重器,此生许国写忠诚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老于2025年2月6日在武汉逝世……

黄旭华的一生,是中国核潜艇事业从无到有的壮丽史诗,更是一位科学家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安危紧密相连的生命赞歌。1926年,他出生于广东汕尾的医者世家,却在山河破碎的抗战烽火中,立下"科学救国"的宏愿。1949年从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后,这位青年才俊的人生轨迹在1958年发生重大转折——一纸调令将他推向了中国核潜艇研制的历史舞台。

面对苏联专家撤离、技术全面封锁的困境,34岁的黄旭华带领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团队,在渤海湾的荒岛上开启"荒岛创业"。没有计算机,他们用算盘打出12万个数据;缺乏参考资料,他们从美国玩具模型里寻找灵感。在父亲病逝不能送终、母亲三十年不知儿子踪迹的隐痛中,他带领团队攻克了核潜艇总体设计、水动力布局、核反应堆控制等107项关键技术,用十载光阴完成了西方数十年的研发进程。

1970年,"长征一号"核潜艇劈波斩浪,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88年,62岁的黄旭华亲自随艇下潜至极限深度,在世界核潜艇总设计师中首开深潜先河。当潜艇成功上浮时,这位花甲老人挥毫写下"花甲痴翁,志探龙宫"的诗句,将惊涛骇浪化作科研路上的铿锵注脚。

隐姓埋名三十载,黄旭华用"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无留洋经历、无院士头衔)的身份创造奇迹,直到2013年才以87岁高龄首度公开亮相。获颁"共和国勋章"时,他将千万奖金全数捐出,继续资助科研人才培养。2022年,96岁的他仍坚持每周到研究所工作三天,用行动诠释"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的誓言。

从青丝到白发,黄旭华用一生践行"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他留给世人的不仅是捍卫海疆的国之重器,更是一座精神丰碑,永远铭刻着中国知识分子"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赤子之心。

0 阅读:1
圈圈点点勾勾

圈圈点点勾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