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寻年正月廿八日,打卡古谯楼。与其说是打卡,实际是去踩线,因为莆田的总元宵活动

官姥爷过周一 2025-02-26 11:53:59

莆田寻年正月廿八日,打卡古谯楼。与其说是打卡,实际是去踩线,因为莆田的总元宵活动明天(2月26日正月二十九)将在这里是出发点。 我们来莆田寻年已经是整整24天了,还没有去看过古谯楼,实在是说不过去,因为这二十多天一直在各个村子之间体验拍摄这里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回来后还有把拍摄的素材转到硬盘里,还要剪辑视频,许多精彩活动都因为分身乏术而错过,每天都是在后半夜睡觉,对于我这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家也是个身体和意志上的考验,每当我看到那些激动人心的场面,总会觉得这样的辛苦是值得的,好在我的身体还能扛得住。也正因为如此,我迟迟没来古谯楼。 古谯楼是莆田古迹的标志地,如果你来莆田旅游,你想了解莆田的历史文化,没来过古谯楼,那是枉来了。 古谯楼,俗称“鼓楼”,位于 福建省莆田市市区中心文献路中段 ,是兴化古城遗存下来唯一的一座标志性建筑物。古谯楼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初为兴化军的子城门和门楼。宋绍兴六年(1136年)因火灾焚毁,知军刘登重建,并置更鼓刻漏于其上,故名鼓楼。后几经毁建,现在的古谯楼是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重建,嘉庆八年(1803年)整修的。 古谯楼为福建仅存的一座鼓楼,也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大型鼓楼之一。楼为三层,平面长方形,长约50米,高约25米,重檐歇山结构。基台石砌,中开门洞,上书“古谯门”三字,雄浑洒脱。基台上为木构二层楼阁,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前后有回廊,置砖石花式围栏。 古谯楼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也是莆田市民的骄傲和精神寄托。楼内现存有《天一楼记》石刻碑记等文物,设有莆阳书房、戏台、茶馆、文创馆等,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古谯楼自宋建成以来,经历了三次火灾,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知府卞永嘉重建时,还在底层中开门洞南面的门额上嵌入3块坎卦石,坎卦五行属水,意以坎卦之象制火。 古谯楼见证了莆田从古至今的变迁,曾是古代城门上建造的用以瞭望的楼,也是兴化古城建城的重要标志。如今,古谯楼不仅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莆田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妈祖爱,元宵长”,今晚18:30至23:00,莆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惠黔将做客“莆田发布”直播间,向全国网友推介莆田元宵民俗特色,一起观看“莆田总元宵活动”,19:30至23:00举行文艺踩街活动,行程5公里,共有60多支特色民俗队伍2000多人沿路表演,我将在现场,通过抖音平台向大家实时介绍这一盛况,欢迎朋友们关注支持[握手]

0 阅读:4
官姥爷过周一

官姥爷过周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