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沈阳电器厂车间里,所有工人埋头苦干,对巡视的大领导不理不睬。突然,一

文山聊武器 2025-02-28 17:55:38

1958年,沈阳电器厂车间里,所有工人埋头苦干,对巡视的大领导不理不睬。突然,一个身材矮小,样貌普通的女工腾地站起身,大喊了声“毛主席好!” 一九五八年二月十三日的沈阳,天气异常寒冷。沈阳市机床开关厂的车间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埋头干活的声音此起彼伏:有的在装配零件,有的在检查产品,还有的在记录数据。但与往常不同的是,今天车间里格外安静,几乎听不到工人们的交谈声。 这反常的安静源于今天早晨的一场紧急会议。天还没亮,厂领导就接到了市委的通知:有中央首长要来视察工厂。这个消息让厂领导们立即紧张起来。八点不到,全厂职工就被召集到大院里开会。厂领导在会上反复强调:待会儿有重要领导来视察,大家必须严格遵守纪律,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许东张西望,更不能擅自走动和说话。 此时的车间里,工人们虽然不知道来的是什么级别的领导,但都牢记着厂领导的要求。即便是平日里最爱说笑的老张,今天也紧闭着嘴巴,专注地对付着手中的零件。装配区的工位上,一个身材矮小的女工正专心地整理着工件。这个叫苏玉春的女工虽然已经怀孕八九个月,却仍坚持每天来上班。 上午九点刚过,车间里突然传来了一阵脚步声。领导们从大门口鱼贯而入,但工人们都按照要求,继续埋头干活。冬日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车间,照在工人们专注的脸庞上 正在这时,装配区突然传来一声响亮的问候:"毛主席好!"这声音像是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原本安静的车间顿时有了细微的骚动,有人悄悄抬起头来张望。喊话的正是那个身材矮小的女工苏玉春,她已经站起身来,脸上写满了激动。 车间主任立刻皱起眉头,用严厉的目光示意苏玉春保持安静。其他工人见状,赶紧低下头继续手上的工作。但此时的气氛已经和之前大不相同,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殊的紧张感。 这个突如其来的意外并没有影响参观的进程。毛主席微笑着走到了苏玉春的工位前,和她亲切地交谈起来。站在一旁的厂领导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今天来的是毛主席!他们看着那个打破沉默的普通女工,心情也随之变得复杂起来。 在车间众人的注视下,毛主席走到苏玉春的工位前。他温和地伸出手,与这位勇敢的女工握手。苏玉春顾不上手上的油污,激动地握住了毛主席的手。寒冷的二月,毛主席的手掌却十分温暖。 看到苏玉春挺着的大肚子,毛主席关切地询问她的预产期。得知她还在坚持工作,毛主席便驻足在她的工位前,仔细了解她的工作内容。苏玉春一边回答,一边示范如何安装按钮节点。就在这时,随行的摄影记者抓住这个珍贵的瞬间,按下了快门。 这次简短的交谈和合影,在厂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原本以为会因违反纪律受到处分的苏玉春,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表扬。厂领导告诉她,毛主席对她的工作态度十分赞赏,特别表扬了她在孕期仍坚持工作的精神。 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厂里决定将厂名改为"沈阳213机床电器厂"。这个新名字中的"213",正是毛主席来访的日期:二月十三日。厂里还将毛主席与苏玉春的合影照片制作成多个版本:大幅的悬挂在会场和厂史室,小幅的则发给每位职工留念。 十二年后的一九七零年,国家开始实施"三线建设"。为响应号召,213厂需要将部分厂区迁往甘肃天水。从东北重镇迁往西北内陆,这对很多工人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但苏玉春第一个报名响应,并动员全家一起搬迁。 天水的条件很艰苦,新厂区坐落在山沟里的荒地上。但苏玉春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工作热情。在天水的岗位上,她年年都被评为先进职工。退休后,厂里经常请她回来给年轻工人讲述那段难忘的往事。

0 阅读:129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