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一位老大娘上山采野果。突然发现一大群苍蝇,在草丛上"嗡嗡嗡"盘旋,她

奇谈社会 2025-03-11 11:21:44

1936年,一位老大娘上山采野果。突然发现一大群苍蝇,在草丛上"嗡嗡嗡"盘旋,她没在意。哪料,此时草丛里发出沙沙声,还伸出一只手来。大娘一个激灵,她壮胆拔开草丛,却看到一个浑身是血的红军战士。 1936年夏天,湖北黄冈地区硝烟弥漫。 红军245团在团长梁从学的带领下,与敌军展开激烈战斗。 为了掩护主力部队撤退,梁从学带领小分队断后,结果在战斗中不幸中弹,左胸被子弹击中,倒在了血泊中。 战友们以为他已经牺牲,便用树叶盖住他的身体,留下记号,打算等形势好转后再回来安葬他。 老大娘没有犹豫,立刻跑回村子,找来了几个信得过的乡亲,一起将梁从学抬回了家。 当时的医疗条件极其简陋,梁从学的伤口在炎热潮湿的天气下已经开始恶化,化脓生蛆。 老大娘没有退缩,她用烧开的热水煮布条清洗伤口,用草木灰止血消毒,甚至用烧红的缝衣针清理伤口表面的蛆虫。 没想到,伤口的感染情况依然没有得到控制。 老大娘知道,如果不彻底清理腐肉,梁从学的性命难保。 她拿出剪刀,对梁从学说:“小伙子,咬住筷子,我得把你的烂肉剪了。” 梁从学咬紧牙关,忍住剧痛,任由老大娘用剪刀清理伤口。 每一次剪刀的触碰,都让他疼得几乎昏厥,但他始终没有发出一声呻吟。 尽管老大娘已经尽力清理了伤口表面的腐肉,但伤口内部的蛆虫和脓液依然是个大问题。 这时,老大娘想到了一个土办法 —— 用丝瓜瓤清理伤口。 她将丝瓜瓤晾干后浸泡在草药水中,利用丝瓜瓤的纤维结构伸入伤口,带出污物。 这个过程比剪肉更加痛苦,梁从学几乎疼得失去知觉,但他依然咬牙坚持。 在老大娘和村民们的悉心照料下,梁从学的伤势逐渐好转。 尽管身体依然虚弱,但他心中始终惦记着战场的情况。 伤势稍有好转后,他便决定重返部队。 临别时,老大娘和村民们为他准备了干粮和草药,叮嘱他一定要保重身体。 梁从学重返战场后,继续带领部队英勇作战。 1955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成为开国中将之一。 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梁从学始终没有忘记那位救了他性命的老大娘。 一次战事途经黄冈时,他特意托人给老大娘送去了一床棉絮和几斤猪肉,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梁从学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出生于安徽六安的一个佃农家庭,自幼饱受剥削,但他并没有向命运低头。 1929年,他毅然投身革命,加入了农民赤卫队,随后加入工农红军。 在战场上,他骁勇善战,屡立战功,被誉为 “梁老虎”。 尽管多次负伤,但他始终没有退缩,甚至在肃反运动中被诬陷为 “反革命” 时,他依然坚定地相信组织,最终洗刷了冤屈。 梁从学的晚年并不轻松。 多年的征战让他的身体伤痕累累,每逢阴雨天,全身都会隐隐作痛。 1973年,梁从学在南京病逝,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但是,他的故事并没有被遗忘。老大娘和村民们的善举,以及梁从学的坚韧与勇敢,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动人的篇章之一。 1936 年的那个夏天,老大娘的一个善举,不仅救了一个红军战士的性命,也改变了梁从学的一生。 这段经历,不仅仅是梁从学个人命运的一个转折点,更是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纯真善良、无私帮助的生动写照。

0 阅读:222
奇谈社会

奇谈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