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很多东西书上都没讲:大唐盛世是李家的盛世、关陇集团的盛世。其他门阀都没有上升的渠道,何况是庶族。 安禄山第二年就死了,但战争还打了八年,最后连朝廷都妥协了,安、史虽败,却形成了统治河北地区的地方统治集团,后人称“河北集团”,而称长安中央政 府为“长安集团”,事实上安史之后,大唐就已经分裂。实际上变成了“北洋政府”似的军阀割据。 六七十年后,河北藩镇当地人仍称安史为“二圣”。
以前看过一个观点,感觉是最正确的。历朝历代席卷全国的战乱,除安史之乱没有一次是发生盛世时期的,因为古代是农耕社会,农民只要还有活路就不会造反,或者说不会因为上位者争夺权力去造反。那个观点是,安禄山是拜火教的高层领导人,安史之乱实质上是一场宗教战争,只有教徒才会在没有实际利益的情况下舍弃家业去造反,也只有宗教领袖在没有为世俗做出正面贡献的情况下被大批人纪念。
这个很好理解,唐玄宗给的权利太大,安禄山军政一把抓,当地人只知安胖子,哪管皇帝老儿是谁,安禄山打着清君侧名义造反,麾下也好,河北百姓也好,都认为自己才是正义之师,当年的唐军战力有多强看看对外战绩就知道了,精锐对精锐,不死不休所以才打了这么多年。
唐朝中后期皇帝都落到了宦官手里,失去了人身自由。几次吐蕃攻陷长安,皇帝们也没有机会趁机逃脱太监掌控,是狗皇帝们历朝历代活得最糟糕的。
用户10xxx71
唐玄宗晚年,河北河南山西大部分老百姓都一无所有,成为流民,安史之乱一开始,很多活不下去的农民都参加了叛军,最重要的是朝廷被关陇贵族把持,其他人完全没有当官的可能性,这些有才能有野心的很多都投靠了叛军,看似如日中天的大唐,其实已经失去人心
拖肥
开元盛世可不是玄宗盛世,实际上天宝时期社会矛盾已经很严重了,安禄山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写在安史之乱前。
微笑 回复 拖肥 03-29 17:50
是的[点赞]
拖肥 回复 03-29 16:13
准确说是安史之乱已经爆发,但消息还没传到长安,两者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用户10xxx99
扯犊子倒是真行,古代没有地主参与的造反他能维持8年之久?要不然玩不了2年就得被饿死
两猫一鼠
不大听到河北集团的叫法,一般是称河朔三镇。是最反叛也是实力最强的三个藩镇。
缺水勒摆摆 回复 03-31 13:38
从北周宇文一族开始,关陇集团跟河北集团就互相撕逼了!
ylan 回复 缺水勒摆摆 04-03 14:31
哈哈那至少还得往前推,东西魏
用户53xxx85
李林甫之后,越来越多的财富被私人掌握和垄断。不仅平民,国家也慢慢空虚。均田制瓦解后,府兵制更难以为继了。而节度使们的势力渐趋强大。待三镇节度使安禄山感觉自己足够强大时,安史之乱爆发了!
微笑 回复 03-29 15:42
说到底就是贫富分化严重
长涛千万里 回复 微笑 04-05 01:15
每一次的战乱就是不公平的对待引起的,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就是这么回事,只不过就是可怜的老百姓没有享受到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却时时刻刻要为国家付出一切。
我是一个莫得感情的秃子
[静静吃瓜]李隆基但凡早死一些年,前后简直不是一个人了,就和被夺舍了一样。
用户17xxx99 回复 蒋天庭 03-28 17:34
其实是皇帝扶持异族将领,打压士族门阀,然后玩脱了!异族将领没有根基好控制,但是最后尾大不掉,自己又年老昏聩,把握不住局势了,所以就玩蹦了!
蒋天庭 回复 03-28 16:52
和李隆基没关系,整个利益集团的事,河北和关陇的矛盾经过几百年发酵,早不可调和。
用户60xxx69
其实是关陇军事集团与河北世家集团的对抗,从南北朝一直延续下来,到了唐朝,由于隋末大乱,死的人太多了,双方都元气大伤,无力再战,所以暂时互相妥协。到了盛唐,双方实力恢复了,当然要再战。到了唐末,黄巢屠尽关陇集团,朱温杀光河北集团,然后,就都消停了。
用户60xxx69 回复 小陈也可老陈也罢 03-30 11:03
老朱的所谓闭关锁国,根本没影响与外交流。反而满清得闭关锁国,是真正的闭关锁国
小陈也可老陈也罢 回复 03-30 10:48
应该是老朱开始的闭关锁国的政策让江南士绅集团走私赚的太多了。到明末北方的晋商陆路搭上满清内外勾结到南方屠城财产进行再分配。在此之前都是土地兼并矛盾最大。
用户10xxx16
打压河北太过严厉,矛盾靠强权压不住了
长空皓月
唐朝独特的节度使制度,军阀有兵有粮有地中央必然难以管割,整个中后期都是中央和军阀互殴并且中央占下风!后面王朝都不敢沿用了
曾经的摩托 回复 03-29 21:09
满蒙一体、满汉官制、内阁制、督抚制、军机处…所以清朝是封建君主专制集大成者,亦日趋僵化。在西方君主宪政与工业革命的降维打击下走向末路
非常心动 回复 03-29 08:06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唐给节度使权利是为了限制对抗门阀势力,但是节度使掌握的权利太大后又不服从中央朝廷,
舍得
安史之乱是内乱导致外族入侵,名义上是借兵平乱,实际是吐蕃、回纥等外族在关中劫掠,唐军并无作为,老百姓遭了大殃!
江南烟雨
本质就是节度使制度的问题,节度使权力太大了,军政一把抓,地方上无人制衡,安禄山是三地节度使本质就和诸侯没啥区别了
悠闲的悠闲
唉,你这是果,不是因啊。就拿郭子仪来说,如果他能信郭子仪,能坚定不移地支持郭子仪的平叛策略,安史之乱根本不会闹成这样,根本就没有几次攻陷长安的事情。
狮身人
东魏高欢和西魏宇文泰时就打的不可开交
用户10xxx93
干掉窦建德后于盛世时没有及时消除河北山东各大门阀,反而内耗,消除了关陇门阀,李世民在世时打压过河间山东各大门阀世家,李世民后李氏家族之间争权夺势,已经忘记了那些门阀,而关陇势力随着武则天上位几乎被打压殆尽,强支弱干,长安直面西北,西北粮草依靠内地,对西北还有很强掌控,而山东及河北缺趋于失控。
丷追忆丶 回复 03-31 16:09
李渊时期,李渊就是让两个儿子对立,李建成背后是关陇门阀,李世民背后是山东门阀。按李渊的设想,让两个儿子政斗,不管谁赢,至少可以打压一半门阀,剩下的一半再慢慢消,结果遇到一个不讲武德的李世民,直接物理超度了李建成,把李渊计划全部废了。李世民鼓励分封制,李世民时期门阀进一步扩大,一直到李治出现,才给了世家门阀一榔头。李世民还写了一本书,李治完全是反着来用,毕竟李治认为李世民的制度都是错的。后来武则天进一步打压门阀,解放生产力,李隆基前期其实就是接收了武则天的遗产,李隆基为了切割武则天,又用了李世民的制度,只是把总督改为节度使。然后就把大唐玩死了!
用户10xxx39 回复 04-02 19:47
都是世家大族,你消除个锤子,没有像黄巢那样屠尽,你怎么消除
那山哥
关键李隆基的儿孙们都不行,所以不敢放开干,否则凭大唐的真实实力,三年可以把河北打扫的干干净净
用户10xxx34 回复 03-28 21:19
大唐的真实实力就在河北,还三年把河北打扫干净,你真是癞蛤蟆打哈欠,安史不内乱的话,不出三年,河北义军把陕西打扫的干干净净了吧
歪木 回复 用户10xxx34 03-29 04:17
李世民用多久扫平了河北河南?[静静吃瓜],菜是原罪,当时的河北集团里有魏征这样的名臣,刘黑闼,苏定方这样的名将,窦建德这样的了解民情军心的首领[静静吃瓜]。安禄山史思明组合能比得上窦建德刘黑闼苏定方魏征的组合?[静静吃瓜]
chelsea
史书真的残忍,乱世大家都知道,盛世也残忍。刘恒30税1,不靠那点地租也有钱花,这么少的地租你以为老百姓很好过吗?错了,豪族士绅一看地还有这么大的利润,直接巧取豪夺搞普通人的地,到刘彻时期几乎很少有自耕农了。杨坚这个人就更夸张了,疯狂捞钱的楷模,导致杨广即位后家底非常厚实,论奢侈的程度,慈禧在杨广面前都是弟中弟
chelsea 回复 05-07 10:36
你觉得你们县志是野史的话,哪就是了
亦北且南 回复 chelsea 05-07 12:40
你们的县志是什么修的,参考的什么资料?我们县不是京兆三辅,明正德年间修的[得瑟]。
高战
河北人只认同之前的北齐帝国(河北是北齐的故地),对北周延续下来的唐王朝没有什么归属感
我们
天下承平日久,忘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种下祸根。
风的铃铛 回复 03-28 17:11
你说反了,安禄山带着一群汉人造反,朝廷带着一群胡人平叛。
卜卜星 回复 03-27 22:58
唐朝李世民都是天可汗,安史之乱中哥舒翰,李光弼,高仙芝都是胡人,叛军的崔乾佑,蔡希德,李归仁可都是汉人,不是简单的非我族类可以解释,背后的地域矛盾更大。
瞎逛
说明门阀该嘎,
青鸿
从道德上说,安史之乱有相当一部分原因为父夺子妻。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都没了敬畏和尊重。
神经蛙 回复 04-17 19:41
乱了纲常。礼崩乐坏!
用户10xxx33
福兮祸之所依!
陈瑜
其实根本原因还李隆基活太久,君权之争,压制太子。而且自以为是觉得自己能用好安禄山。
潇湘夜雨198442
唐朝的军队还是各地大将军自己花钱养,端谁的碗听谁的话,唐朝菜那么多贵族勾结将军造反,将军也养不起那么多军队啊,到明朝就出现军户了,世代为军,可以开军屯自己养自己,国家不收你税当给你的福利,
茶人
李渊杀了窦建德,河北人心尽失
大萌
唐吹表示不服
鹦鹉螺号 回复 03-31 14:35
汉武帝时户口减半到了他儿子又户口增倍了,而且减半的主要原因是对外战争,为了不受外族侵扰,强大边防开疆扩土,虽然代价大但成果更大,足见汉朝皇帝的雄心魄力
岁月如风 回复 04-06 09:17
吹唐朝儿皇帝?唐朝前期被突阙打,中期被吐番吊打,后期被太监吊打
李淳风
为了自己和集团的利益 至国家百姓于苦难,都是王八蛋!要造反也不要在天下太平的时候!
李淳风 回复 03-29 09:22
所以就是王八蛋!救万民于水火者才是王者!
神经蛙 回复 李淳风 03-29 15:10
辛亥革命也是在大清水深火热时,成事的!天下太平?只是表面的
黑夜启始
李世民杀窦建德河北的民心就失去了一大半,加上河北三镇是历史遗留问题,从唐初就不太平。安史代表的是两个少数民族的利益,因为李世民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失误,导致唐周边少数民族一个比一个强,对中原的威胁在历朝历代仅次于北宋。文成公主入藏属于严重资敌,加上打也不打残,一句天可汗就自我上天,唐就威风了50年
迷迷糊糊 回复 04-26 17:54
杀窦建德的是李渊。
洒家
过去没有现代民主国家意识,传统就是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意识,安史之乱可以肯定的是,参杂了落后的宗教组织成份,造成了所谓的盛世之乱。历史朝代的动乱更换,可以明确,基本都有所谓宗教组织的推波助澜。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如何从根本上推进中华民族的进步发展,是我们必须深刻研究的课题!!!
小童鞋哇哇
削弱武将权力也是削弱国防实力,虽然增强了中央集权,很难平衡,还是封建家天下的机制问题
坟头草
看看香积寺之战就知道了 河北集团用兵多是汉人,大唐政府多数是外族
用户11xxx46
讽刺的是,“叛军”是大唐最精锐的边军,政府军基本上是胡人
kevin
从唐朝立国开始,就埋下祸根,想一下河北地区在隋末争霸时,是谁的地盘?
点燃我的火焰
《柏杨曰:“被美化了的人渣”李隆基》:公元762年(唐代宗寶应元年)太上皇李隆基在神龙殿逝世,年78岁——杨玉环若在,本年44岁!——把尸体放到太极殿。其子李亨因仍卧病在床,只能在寝殿哭泣,文武百官则到太极殿哭泣,蛮族官员劈面割耳哀悼的有400余人!中国历史上有些政治领袖,给人的第一印象,绝对不像一位暴君,然而,如果剥下五彩缤纷的外衣,就会看到他满身的罪恶,远超过那些恶名昭彰、被人诟骂千载的流氓恶棍! 我们很容易认定李隆基是一个戏剧界祖师爷和爱一个美貌少妇爱得发疯的“情圣”,而这些恰恰就是五彩缤纷的外衣。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寶十四载),安禄山兵变时,李隆基的宫女竟有4万人之多,完全供他一个人淫乐,真是骇人听闻,他创下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最高纪录!那一年,全国人口5300万!公元 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史朝义被消灭后的次年,全国人口只剩下1700万,死亡高达3600万,是全国总人口的4/5!十年之中,平均每天有9863人丧生在刀口之下,或饿死在空屋、道路之中! 强大无比的唐王朝,因此土崩瓦解,在长达200年的黑暗时代里,哭声震天。因此,总忍不住对李隆基这个被美化了的人渣,扼腕切齿!
Leiv719
应该从鱼鳞黄册被烧,府兵制崩坏,世家豪族大肆圈地开始
九天之上
大唐盛世就如同现在的美国,都是外国移民,各有派糸利益,个个心怀鬼胎想做皇帝。
秋雨
地方收税国家一定乱。一定不能设地税。
怕上火喝王老几 回复 04-15 21:52
[裂开][裂开][裂开]
用户15xxx16
人口膨胀多少,养不活,不然,谁冒杀头造反头?
10013438
因为安史之乱本质是地方世家势力和中央势力争夺权力渠道!
用户10xxx69
脏唐臭汉
冬天的燕子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不说话
那宋朝的盛世就是百姓的盛世了吗?清朝又是百姓的盛世了吗?你不能否认大唐荣耀
江山如画
安史之乱其实就是反对财富权力的垄断
吃咸梅干变超人
府兵制玩的太过了,节度使太多。皇帝的政令出不了第二道节度使的包围圈
conan
李渊杀了群众基础极好的窦建德就不会在河北得民心。
奶茶咖啡
可能李隆基他姑姑当了第二个武则天,对唐朝后面的发展说不定是另一种较好的局面
我的号托管
整个封建时代都在讲述,底层百姓胡乱做事后,又正经做事,然后又胡乱做事的N次循环。
用户16xxx83
长安集团和长城集团的大战
岭南燕赵
安史为二圣?放狗屁!
飘舞飞扬
看看河北位置,就可以猜测敌人是哪来的,是什么身份。
用户17xxx77
李唐才是叛军,安史是义军
用户10xxx15
你这样理解不对。唐中宗知道自己被劫持了,偷偷带信出去请外面的人来解救自己和家里人,诛杀叛逆。由于牵涉整个宦官集团,强行解救目的解救时败露,太监们抱着襁褓中和年幼的皇子公主们拼死反抗,攻击者投鼠忌器,无法下手,解救失败,太监们带着皇帝家里人躲回了后宫,并加强了防范。从此皇室更沦为囚徒傀儡,皇帝听从太监的意思发号施令,不听话就会被杀死废掉,这样的局面代代相承,皇室被太监们劫持着逃难时也没有办法相救,直至唐王朝灭亡。
闫鑫鑫
唐朝是分封制,各地一把手军政财权一把抓
别离
根子太久远了,从本质上就是河北集团VS 关陇,周VS殷商,秦VS赵,持续到北朝,西周(西魏)vs北齐,只是到隋末,李世明VS窦建德,包括后续的罗艺,刘黑阀,安史只是达到了巅峰
寻找牛粪
其实是因为杨贵妃,安禄山一直觊觎杨贵妃的美貌,但是那是皇帝老子的女人,咋搞,没办法就自己当皇帝老子把贵妃抢过来了咯。安禄山造反后到处找杨贵妃,甚至据说杨贵妃死后还去看过尸体
龙雀
矛盾深远,灭北齐清理不彻底,灭窦建德刘黑闼对河北安抚不够,府兵制崩溃低层有怨气,信任胡人但监督不足,节度使权利太大,土地兼并,科举制度不完善,李隆基晚年昏聩!
JYYX
关东地区人口比关内多很多。李隆基学学武后经营洛阳,也许就没这事了。
无名
明朝更离谱,从朱元璋到朱瞻基对外战争几乎百战百胜,也没有里忧外患(当时的瓦剌自己也没信心和明朝打)就这样的王炸开局硬是折腾成北京保卫战。
伯多禄 回复 04-01 11:36
皇帝无能累死全国
怼怪物的魔鬼
书上没写,你是穿越过去调查过吗?
用户17xxx85
[点赞]
用户10xxx70
历史一再说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唐朝作死还大量引进异族
用户85xxx04 回复 04-26 21:17
李唐对汉人老百姓很好吗?
老白
主要原因是阶层固化, 士人群体没有上升的路径! 单纯的农民起义?太幼稚了! 那种力量太弱,早就被镇压了
东山
复姓安禄
老玉
你这篇言论想表达什么?是说叛国还有理了么?
成林十八木
利益分配失衡
用户17xxx02
主要是士族垄断所有,“安史之乱”就是高层的内乱。后来黄巢将他们一锅烩。
用户11xxx27
安史之乱是大量任用科举书生替代贵族,但书生管理水平并不怎么样,门阀势力对抗儒教书生,大唐开始下坡路。
醉翁
大唐盛世是制度创新的结果,通过羁縻制度,以夷制夷,从而让大唐版图巨大,大家相安无事。安史之乱,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李林甫杨国忠之流为了私利破坏了制度,腐败成性,而李隆基老年昏聩。终于导致安禄山、史思明长期积怨不满,从而反叛。
尼莫
香积寺之战很残酷[静静吃瓜]
听说与思考
自古讲究军政分离。当丞相掌握军权,就是权臣篡位的前兆;当地方官掌握军权,就是地方军阀。唐玄宗的节度使制度就是人为制造地方军阀。与汉末的州牧制度差不多。区别是一个是让地方将领掌握地方政权,一个是让地方政权掌握地方军权。都迅速催生出大量地方军阀。这就导致士兵眼里只会有军阀主。如果不是让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凭大唐的威势还能再安稳几十年,但是迟早会有军阀叛乱。
龙雀
矛盾深远,灭北齐清理不彻底,灭窦建德刘黑闼对河北安抚不够,府兵制崩溃低层有怨气,信任胡人但监督不足,节度使权利太大,土地兼并,科举制度不完善!
用户15xxx83
燕赵雄风
摩尔
唐末乱战,唐朝前期科技大量外流也是重要的原因,因为中原对外的技术优势没有了
老子论道上帝小儿
军队的问题很大
东方明月
每个朝代的历史就像河流一样,随岁月流逝都会淤积成灾,最后走向灭亡。
海天
颠覆三观
语很鱼
内乱而已。
这世界很酷
河北豪强实际在刘秀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扭臀的小熊
封建王朝的制度,是逐渐完善的,后面的朝代在设立制度的时候,都会借鉴前朝,唐朝没有解决门阀世家的问题导致尾大甩不掉,而且杀窦建德导致整个河北集团上下都和王朝离心埋下了祸根,后面的宋朝吸取了教训,军政分离以文治武,王朝格局就稳定多了
蓝天白云121203
安史部队都是汉兵,李唐不是回鹘兵就是突厥兵,到底谁是反贼还不一定呢[滑稽笑]
圝圣言圝
最主要的是李世民实行的政策是藏富于民,大家生活好,没有造反之心。唐玄宗重用“能臣”。把民间的财富都搜刮到国库里。大家都有反心。
一棵树
唐玄宗被身边的亲卫逼着杀死自己的宠妃,还不足以说明问题么,上层的利益分配,出现了严重的矛盾
铁马冰河
关陇贵族说把中国历史儿戏化了
人文热点
文盲带节奏
陆海
安史安史,史思明的军事能力太强了,要不然不会打那么长的时间
春秋冬夏
李林甫杨国忠?
alwhap
我理解这个“尹相强说历史”符合主谓宾党人的标准,你看,尹**(名词)说(动词)历史(宾语),同“xx说国际”“xx聊军事”“xx侃社会”……一样,都是发帖可以拿美元来胡言乱语的。
二二
我觉得这个观点不对,安、史在当时已经达到顶峰,封底为王了,位极人臣了,还没有上升空间?再上升就是皇帝了
用户12xxx82
胡说八道
老枪9241
伊斯兰战争
45599957
为什么我只记得安禄山,史是什么名字?我就忘记了
关关
可能你不知道,在安史之乱爆发的前几年,唐朝所谓的盛世,实际上已是虚有其表、名不符实了,连著名诗人杜甫日子都过得相当艰难,后来他的小儿子竟然饿死了(请注意,当时安史之乱尚未爆发),至于其他老百姓就更不用说了。还有,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很热衷追求边功,又派大军征南诏,结果遭到惨败,导致唐朝国力军力严重受损,也使安禄山看穿了唐玄宗的昏庸无能和唐朝外强中干的本质,所以,他才有胆量和勇气去和唐玄宗争天下。
再度重相逢
安史之乱还不行,得黄巢造反才能有效捏碎这些世家门阀把他们打入历史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