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道观61-大悲岩观音寺
幻灵四根柏
2025-04-05 15:40:14
大悲岩观音寺是门头沟深山中的一座古寺。以前从图片看该寺的屋顶已经全部坍塌,墙皮脱落露出古老的墙砖,因为四面漏风,俗称“盖不严”,因为显得特别古朴、沧桑,一直惦记去看看真迹。
六只脚显示从向阳口村到盖不严往返不到七公里,也就是说单程三公里多,并不远。但一走起来发现不是想象的样子,首先是首尾两段一直在爬升,体力消耗极大;其次,六只脚的记录应该是轨迹投影的距离,而不是斜坡的距离,因为坡度陡,实际上斜边是远远大于直角边的。
去时马不停蹄的走了两个多小时,一路上也没想通当初为什么要把寺庙修在这么远的深山。
没想到的是,庙外竟然有四五个人。一打听,原来是搞工程的来修庙。庆幸自己来得正是时候,因为现在修古建根本不可控,以现在的破损程度基本就是重建,谁知道修完会是什么样子。
不过修庙毕竟是积德的善举,还是很敬佩。问他们建材怎么运上来,答复竟然是自己背上来!问这条路大概有多长,他们普遍认为有十华里以上……
在盖不严转了一圈,突然明白为什么要在这里建寺庙。因为庙后山体有几个天然大洞穴,且有泉水。最初可能是修行者在洞中修行,后逐渐在洞穴前盖起房屋。因庙前是悬崖,所以这里不像其他寺庙前后布置,而是并排建了两个院落作为殿堂。
大悲岩观音寺的资料不多,始建年代不详,明清两朝多有修缮。
如想去看一定慎重,需穿防滑厚底登山鞋,带足水。庙中有两只小狗,不认生,可带些狗食。
[星R]图2、3:山门。
[星R]图4-8:第一个院落,全部房屋的顶子已经坍塌。主殿供有各种佛像,殿后有一个巨大的洞穴,供玉皇大帝。院中有三通石碑:一通是明崇祯年间;一通是清康熙年间;还有一通埋入地下,据说是明正德年间。
[星R]图9-11:第二个院落。山体洞穴前盖有一殿,石额刻有“创修斗阁朝云洞”。殿上还有一殿,只剩山墙。
[星R]图12:山门左侧有一洞穴,外砌券门,上书“洋X塘”。
[星R]图13、14:殿中墙壁还有一些残留壁画,已相当模糊。
[星R]图15、16:一些构件还能看出当初建造的细节。
[星R]图17、18:山路,碎石较多,但路线比较清晰。
0
阅读:0
月上柳梢
历代追求成仙成佛的人很多,为什么现在的人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