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次对我们亮出态度!4月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表示:“中国需要与我们达成协议,我们不必与他们达成协议。”很显然,在美国财长贝森特刚表示,美国和中国的经济“没有理由必须分道扬镳”。并声称即便两大经济强国互相发出关税威胁,依然有可能在某个时间点“达成一项重大协议”之后,美国的立场又开始摇摆了。 美国这次突然变卦,跟他们最近的关税政策调整有直接关系。4月11日美国宣布暂时豁免芯片、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对等关税",原本以为中国会跟着取消部分对美商品的关税,结果等来的却是中国要求美国必须全部取消不合理关税的强硬回应。这种"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尴尬局面,让美国政府不得不找台阶下。莱维特的这番话,说白了就是在给自己留退路——既想通过关税施压,又怕彻底谈崩了没法收场。 真正让美国坐不住的,是他们自家的经济烂摊子。现在美国国债已经突破36.2万亿美元,2025年到期的债务就有9.2万亿美元,每天光利息就得还25亿美元。这种情况下,中国作为美债第二大持有国,哪怕只是稍微减持一点,都会让美国的债务市场抖三抖。 前财长耶伦最近专门出来喊话,说中国不会抛售美债,理由是"这会影响全球金融稳定"。这话听起来冠冕堂皇,其实就是在变相哀求中国别"落井下石"。毕竟现在美国国债收益率已经涨到4.76%,要是中国真的大规模抛售,美国政府连借新还旧的游戏都玩不下去了。 美国的关税政策已经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原本想通过加征关税打压中国,结果却让美国企业和老百姓吃尽了苦头。佛罗里达州的唇膏制造商因为关税成本增加了500万美元,科罗拉多州的玩具店老板不得不取消采购订单,丹佛的音乐厅换个座椅都得多花14万美元。这些小企业的哭诉,反映出美国国内对关税政策的强烈不满。就连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都预测,美国2025年经济增长可能陷入停滞,衰退概率高达40%。 中国在这场博弈中展现出了高超的战略定力。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中国不仅对等反制,还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现在中国已经和沙特、巴西等国签署本币结算协议,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中,人民币的使用比例越来越高。这种"去美元化"的趋势,让美国更加焦虑。毕竟美元霸权一旦动摇,美国靠印钞收割全球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美国的困境其实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从历史上看,美国每次试图通过关税转嫁危机,最后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1930年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加剧了大萧条,2002年的钢铁关税导致下游产业损失20万个工作岗位。现在特朗普政府重蹈覆辙,结果可想而知。就连美国国内的经济学家都看不下去了,哈佛大学教授萨默斯称这是"最大的经济自戕",亿万富翁阿克曼更是警告会引发"经济核冬天"。 这场贸易博弈的本质,是两种发展模式的较量。美国迷信武力和关税,中国则专注于提升自身实力。黄岩岛机场的建设、半导体产业的突破、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这些都是中国在下一盘大棋。而美国呢,除了在关税数字上做文章,似乎拿不出什么像样的对策。当白宫还在纠结"对等关税"的百分比时,中国已经在南海、台海、经济、金融等多个战场占据了主动。 历史终将证明,靠耍嘴皮子和讹诈是赢不了的。美国现在需要做的,不是继续在关税问题上"翻烧饼",而是认真审视自身的经济问题,拿出诚意和中国对话。否则,等待他们的将是更严重的经济衰退和国际地位的进一步下滑。这场博弈的最终赢家,从来都不是那些只会打"关税牌"的人,而是那些脚踏实地、谋定而后动的战略家。
美国再次对我们亮出态度!4月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表示:“中
墨香染时光
2025-04-17 09:40:15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