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忆当年“报丧” 那是1983年暮秋冬初之时,堂亲吴氏逝世。其夜,亲堂聚集在祖厝商量治丧事。逝者有一女,早年出嫁到金淘公社(那时人民公社体制还没有被乡镇取代),需一人去报丧。去金淘有40公里远,那时候没有通电话通公交,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车。主持者点名叫我去报丧。那几天我的脚扭伤还没有痊愈,行走不便,正当我面有难色犹豫不决时,坐在我身边,1965年四清运动因好成份就被吸收入党的老党员,用疑惑的眼光打量我,然后用不屑的口气对主持人说,不要叫某某去,他呆头呆脑的,能知道去金淘的路吗? 听此言,我五味杂陈,苦笑着说:“老党员,别在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前几年我出省牧蜂,足跡遍及大半个中国,去金淘,如同房间到厨房,难道不认得路吗?” 众人听后,哄堂大笑,认为我去适合。 第二天天未亮,我就忍看脚伤的隐隐之痛,骑自行车上路。到金淘还不到8点。喝了主人一碗白开水后就告辞返回,主人过意不去,强塞二元钱的红包给我。 到了洪濑街已正午了,饥疲交加的我在街边的小吃摊买一碗五毛钱的猪血面线糊吃,三下五除二一下子吃完,味道好极了。 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是我人生的低谷,灾祸迭起,经济拮据,失志失意,失望失败如影随形。俗语说得好,一穷二歹膏(麻疯),那时我是劣等村民,连生产队最老实忠厚的老党员也看不起我。
往事如烟忆当年“报丧” 那是1983年暮秋冬初之时,堂亲吴氏逝世。其夜,亲堂聚集
川夫子
2025-04-17 09:49:26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