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日军抵达一寺庙,映入眼帘的,是132名一丝不挂、且没了头颅的日军,为首的指挥官既恐惧,又气愤:“从没见过这么狠的中国军队。”
1938年,台儿庄战役的战火肆虐,硝烟笼罩,在一座寺庙前,132具没了头颅的日军尸体整齐地排列着,他们身上没有穿任何衣服,景象恐怖骇人,看到这一幕,一位日本军官忍不住放声大哭:“从没见过这么狠的中国军队,”究竟是怎样的一支部队,能让不可一世的日军都感到恐惧?
莫德宏是广西苍梧人,年轻时放弃文人生涯参军入伍,他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因此在桂军中逐渐崭露头角,全面抗战爆发后,莫德宏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一军第一百三十八师师长,接到命令参加徐州会战,他的任务是在台儿庄外围阻击日本军队,坚守淮河防线,阻止日军向北推进,然而,第一次与日军交战,日军凭借强大的火力就给第一百三十八师带来了惨重的伤亡。
局势非常糟糕,莫德宏明白光靠防守只能让伤亡越来越大,他清楚必须主动采取行动,找到能够扭转局面的机会。
经过周密的思考,莫德宏将军独辟蹊径,将他的部队划分成防御队、进攻队和预备队这三个部分,从而设计了一种崭新的作战方法,防御队的首要任务是坚守阵地,抵挡日军从正面发起的攻势。
等到日军的攻势有所减弱,进攻队就如同猛虎下山一般,迅猛地冲入日军的阵营,士兵们挥舞刀刃,开枪射击,打得日军措手不及,阵脚大乱,面对开始溃败并向后撤退的日军,莫德宏将军并未立即下令追击,而是命令预备队隐蔽埋伏在战场的侧翼,等待时机。
等待日军下一次发动进攻时,莫德宏率领他的部队假装战败后撤,以此来诱使日军深入我方阵地,与此同时,我方预备队会突然从日军侧翼发起猛烈攻击,与正面抵抗的莫德宏部队形成对日军的包围圈,计划将这股日军彻底消灭。
这种化被动为主动的战术思想,迅速获得了上级指挥部门的认可,并开始在其他部队中传播应用,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军队的战斗意志,在一次战斗中,莫德宏带领他的部队一路追击溃不成军的日军,一直追到一座寺庙附近,双方随即展开激烈交火,最终大部分日军士兵阵亡,仅剩下两名日军士兵还在负隅顽抗。
莫德宏痛失战友,悲愤交加,怒火难以遏制,随即命令处决了两名被俘日军,不仅如此,为了震慑日军,他还下令将之前战斗中牺牲的一百三十二名日军全部斩首,并剥去他们的衣物,将尸体暴露于荒野之中。
几天后,日军主力部队抵达寺庙,眼前的景象让他们震惊和恐惧,如此惨烈的画面,让所有人都感到胆寒,日军指挥官的绝望叫喊,证明了莫德宏战术的有效,这场战役的卓越表现,为莫德宏赢得了云麾勋章和宝鼎勋章的荣誉。
李宗仁将军还将“变防御为进攻”的战术思想加以总结和推广,使其更加通俗易懂,便于作战使用,几年后,莫德宏在太湖驻守期间,再次立下大功,他指挥高射炮部队成功击落一架日军飞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飞机上的乘客中,竟然有发动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日军第11军司令官兼华中派遣军总指挥官冢田攻大将,因此,冢田攻成为抗战爆发以来,在中国战场上被中国军队击毙的级别最高的日军将领。
莫德宏的表现突出,因此又一次获得了嘉奖和肯定,他的功劳再次被记录下来,莫德宏将军和他的桂军在台儿庄战役里,表现出中国军人不怕强大的敌人,勇敢抵抗的精神,展现了我们民族的血性,还巧妙运用了各种战术。
他们的英勇行为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也大大地激发了全国老百姓和军队的抗日热情,那么,在和强大的敌人作战时,除了勇敢和坚强,我们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最终赢得胜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