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是误杀,日本人是被逼无奈的!”2020年复旦大学教授冯玮,公开替日军

如梦菲记 2025-04-19 16:40:30

“南京大屠杀是误杀,日本人是被逼无奈的!”2020年复旦大学教授冯玮,公开替日军南京大屠杀洗白,作为教授,简直不配为人师表!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0年,复旦大学教授冯玮在网络上抛出一句惊人言论:“南京大屠杀是误杀,日军是被逼无奈。”此言一出,舆论哗然,作为一名中国学者,他不仅否认日本侵略者的罪行,还试图为昭和天皇开脱,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愤慨。   网友纷纷斥责他“不配为人师表”,要求严惩其背离历史真相的行为,冯玮的言论不仅是对30万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亵渎,更暴露了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提醒人们必须以史为鉴,守护不可抹杀的民族记忆。   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南京,展开了长达六周的血腥屠杀,30万手无寸铁的军民惨遭杀害,妇女被凌辱,儿童被屠戮,南京城沦为人间地狱。   日军的暴行包括活埋、集体枪杀、焚烧,甚至进行人体实验,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早已对此定罪,多国史料、幸存者证言及照片铁证如山。   南京大屠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集体创伤,也是人类历史上不可磨灭的黑暗篇章,任何试图淡化或否认这一罪行的言辞,都是对历史正义的挑衅,对遇难亡魂的侮辱。   冯玮的言论却公然挑战这一真相,他在网络和课堂上宣称,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在搜索国民党残兵时“误杀”平民,昭和天皇对侵华战争“不知情”,不应承担责任。   这种论调不仅歪曲事实,还美化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作为复旦大学的教授,冯玮本应以严谨的学术态度传播真相,却利用其学术权威误导学生,散布亲日观点。   他的言行不仅违背了为人师表的职业操守,更动摇了年轻一代对民族历史的正确认知,危害深远,冯玮为何会发表如此离谱的言论?   其思想根源可追溯到他的学术经历,冯玮曾留学日本,长期接触篡改历史的日本教材,深受其影响,他还担任日本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中偏向日本视角,忽视中国作为受害国的苦难。   在日本,部分右翼势力否认侵华罪行,声称南京大屠杀是“中国挑衅”导致的“正当反击”,冯玮在这种环境中逐渐丧失了客观立场,将日本的歪曲史观奉为圭臬。   更令人遗憾的是,他似乎将学术名利置于国家大义之上,甘愿为错误的历史观代言,背弃了学者的良知,冯玮的言论一经曝光,立即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反响。   学生和网友在网络上揭露其不当言行,痛斥其背叛民族立场的行为,舆论的压力迫使复旦大学迅速采取行动,将冯玮开除出教师岗位。   这一处罚体现了高校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零容忍态度,也回应了公众对历史正义的呼声,事件进一步引发了社会对高校意识形态管理的讨论。   高校是培养未来栋梁的摇篮,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影响深远,冯玮的案例警示人们,必须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和师德监管,杜绝类似事件重演。   在冯玮的堕落面前,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的故事显得尤为可贵,1997年,张纯如出版《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用详实的史料和幸存者证言揭露了日军的暴行。   她深入南京采访,查阅档案,倾听老人的泣诉,每每泪流满面,为了让世界了解真相,她四处演讲,呼吁日本政府道歉,却因此遭到右翼势力的威胁,身心俱疲,最终在2004年自杀,英年36岁。   张纯如用生命捍卫了历史真相,确保30万亡魂不被遗忘,她的牺牲与冯玮的背叛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守护历史正义的崇高使命。   冯玮的言论虽是个例,却敲响了警钟,历史虚无主义如毒瘤,企图通过歪曲事实消解民族记忆,动摇国家根基,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不容篡改,30万同胞的血泪必须被铭记。   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历史教育的引导,确保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法律体系也需完善,对公然否认侵略罪行的行为予以严惩,每一个中国人都应继承张纯如的精神,勇敢站出来为历史发声。   唯有如此,才能防止悲剧重演,让和平的阳光永驻人间,冯玮的堕落是历史的教训,而守护真相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以史为鉴,捍卫正义,让南京的亡魂得以安息。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中国网文化

0 阅读:33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