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公然袒护“乱港分子”,甚至打开学校大门接纳暴徒,导致校园混乱不堪,最可恨的是他因此被英国颁奖,如今他的下场如何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9年,香港因“修例风波”陷入前所未有的动荡,街头暴力冲突频发,社会秩序岌岌可危,在这场风暴中,香港中文大学本应作为学术净土,却因校长段崇智的争议行为,成为乱港势力的聚集地。 段崇智不仅开放校门接纳暴徒,还公开袒护其行为,甚至因此获得英国颁发的“年度教育人物”奖,引发香港社会强烈愤慨,如今,他已黯然离职,留下的教训却值得深思。 “修例风波”源于一起凶杀案,一名香港男子在台湾杀害怀孕女友后逃回香港,因两地法律差异未受惩处,此案暴露香港法律漏洞,促使特区政府提出修订《逃犯条例》,以完善司法合作。 然而这一合理举措却被乱港分子利用,借机煽动游行,逐步升级为暴力事件,香港街头燃起熊熊烈焰,商铺被砸,市民受伤,而港中大作为香港顶尖学府,竟未能独善其身。 暴徒涌入校园,将实验室器材改装为武器,图书馆书架后堆满燃烧瓶,体育馆地板被踩踏得满是焦痕,校园从学术殿堂沦为“兵工厂”,令人痛心。 作为港中大校长,段崇智在危机中未能守住教育底线,他主动打开校门,允许蒙面暴徒进入校园,致使学校陷入混乱。 更有甚者,当警方依法进入校园清场,试图恢复秩序时,段崇智却站在暴徒一边,公开指责警方“暴力执法”,此举不仅让港中大师生安全受到威胁,也严重损害了学校的声誉。 段崇智的行为令人费解:作为教育者,他本应以学生安全和校园稳定为重,却选择与破坏分子同流合污,背弃了校长的职责。 更令人震惊的是,段崇智的争议行为竟得到英国的“褒奖”,事件发生后不久,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迅速授予他“年度教育人物”称号,颁奖词以“捍卫学术自由”为名,称赞其在动荡中“平衡各方意见”。 然而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与其说是对教育的肯定,不如说是对乱港势力的变相支持,英国此举时机精准,几乎在段崇智指责港警的同一时间完成,显然带有强烈的政治动机。 自香港回归以来,某些西方国家从未停止对香港事务的干涉,通过“颁奖”等手段为乱港分子撑腰,企图制造分裂,段崇智接过奖杯的那一刻,或许并未意识到自己已成为外部势力操弄的棋子。 段崇智的行为在香港引发了轩然大波,香港市民怒不可遏,数千万民众要求他为校园乱象负责,中央电视台发表评论,痛批其“是非不分”,破坏国家团结。 香港四大警察协会联合声明,谴责段崇智包庇暴徒,严重抹黑港中大及香港的形象,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段崇智却试图转移矛盾,将责任推卸给警方,态度令人寒心。 然而舆论的压力如潮水般涌来,最终迫使他在2025年以“健康原因”为由辞去校长职务,悄然离港,港中大为修复被毁设施耗资1800万港元,部分参与暴乱的学生面临刑事指控,37人被起诉,12人辍学,这场风波不仅毁了校园的安宁,也让许多年轻人的前途蒙上阴影。 段崇智事件给香港教育界敲响了警钟,大学作为社会公器,应以育人为本,守护学术纯粹,而非成为政治斗争的战场。 校长的职责在于维护校园秩序,保护学生安全,任何将学校拖入乱局的行为都是对教育使命的背叛,段崇智以“学术自由”为幌子,纵容暴力,实则是对教育的亵渎。 他的下场证明,任何美化暴力的行为终将自食恶果,更为重要的是,事件暴露了西方国家通过“颁奖”等手段干预他国内政的惯用伎俩,这种隐性的政治操弄,不仅损害香港的稳定,也对全球教育界的公正性构成威胁。 香港国安法的实施为校园拨乱反正提供了保障,港中大校园如今已恢复平静,图书馆不再弥漫催泪瓦斯的气味,实验室重新成为科研的阵地,校园墙上新增的国安法宣传栏,提醒着师生法律的底线不容触碰。 正如一名港中大新生在网络上写道:“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能安心完成一组实验。”国安法的落地,让香港教育界重新找回秩序,也让人们更加明白,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教育发展的基石。 段崇智事件是香港教育史上的一道伤疤,也是对所有教育者的警示,大学校长在面对政治风波时,必须保持清醒,坚守底线,绝不能让校园成为外部势力操弄的工具。 教育应回归其本质,为社会培养有责任感的人才,而非成为动荡的温床,香港的未来需要稳定的环境,教育界更需从中汲取教训,共同守护这片学术净土,段崇智的黯然离场,或许是一个句号,但留下的反思却远未结束。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南方客户端——《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护暴徒“立功”,英国明目张胆打赏》
2019年,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公然袒护“乱港分子”,甚至打开学校大门接纳暴徒,导
如梦菲记
2025-04-21 11:40:11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