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不宣而战,基辅凌晨被炸,特朗普要求俄方收手,绍伊古不买账

晓萱说国际 2025-04-27 09:25:10

俄军不宣而战发动猛烈空袭,基辅凌晨被炸,关键时刻,特朗普明确要求俄方收手,但绍伊古丝毫不买账。那么,俄军此次袭击动机何在?特朗普的喊话又透露出哪些信息? 当地时间4月24日凌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夜空被爆炸声撕裂,俄罗斯军队对基辅发动了自去年7月以来最猛烈的空袭,导弹与无人机混合攻击导致至少12人死亡、超百人受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紧急取消了对南非的访问计划,称废墟清理仍在进行,并呼吁加强防空能力以“公平结束战争”。

从攻击的规模和精准度看,俄方显然是有备而来,俄方的意图很清楚:一是打击乌克兰战争潜力;二是震慑乌方,逼其在前线谈判上让步。乌方的反应也很迅速,动用了防空导弹、电子战部队和火力组等多种力量拦截,但这场硬碰硬的冲突,显然不是乌克兰能轻松应对的。 事实上,俄军此次对基辅的袭击并非孤立事件。近期,俄军在哈尔科夫、扎波罗热等方向发动多次攻势,打击目标包括乌军机场、军工企业及无人机生产车间。尽管俄方宣称其行动主要针对军事设施,但乌方指责俄军蓄意袭击民用基础设施,例如敖德萨的客运列车和商业设施遭袭事件,这种“混合打击”策略,既削弱乌军后勤能力,也试图动摇民众士气。 对此,美国总统特朗普反应强烈,他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谴责普京,称空袭“没有必要且时机糟糕”,并喊话“弗拉基米尔,住手!”这一罕见表态与其此前对俄相对温和的立场形成反差。特朗普同时透露,已为俄乌问题设定“最后期限”,若双方无法达成协议,美国态度将转向强硬。

分析来看,特朗普这一轮表态背后明显有更深一层的考量——他并非真正关心乌克兰人民的伤亡,而是依旧放不下“俄乌冲突调停者”这个政治形象。一方面施压俄罗斯,另一方面给乌克兰施加软性威胁,推动双方坐下来谈判。如果能在短时间内促成停火,甚至是临时协议,那无疑会对他政治道路有利。 不过,俄方显然不认为特朗普目前有足够的筹码,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立刻回应称,根本没听说过所谓“最后期限”,而且俄方认为,给和平谈判设限是“不合适的”。他还说,只要基辅从俄方视为本土的4个地区撤军,冲突就能马上结束。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特朗普对和平谈判持有务实态度,这是积极信号。但这不代表俄方会在核心利益上让步。 最为直接的是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他表示,不会只听美方说什么,而要看实际行动。他还点出几个核心问题:北约东扩、全球导弹防御系统等都是俄方无法回避的安全考量,他强调,俄方愿意谈判,也愿意恢复对话,但前提是俄方利益必须被尊重。

值得注意的是,绍伊古还警告称,如果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发动攻击,俄方保留使用核武器的权利。言下之意很明确,俄方对西方的介入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任何企图越红线的举动,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显然,俄罗斯如今对美国的调停也不抱期望,绍伊古话里话外都在说,光说不行,看行动。佩斯科夫更是直言,泽连斯基的政权不合法,签的协议不一定有效。而俄乌双方的互信缺失,则进一步加剧谈判难度——乌方要求“全面停火”作为谈判前提,而俄方则坚持乌军撤出争议地区,即便在短暂的复活节停火期间,双方仍互相指责破坏协议,这种“边打边谈”的模式,使得任何外交努力都显得脆弱。 这也导致局面成了,俄方既不信乌方,也不完全信美方,再加上特朗普更像是一种“快刀斩乱麻”的思路:促和、控局、摆平一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立场碰撞在一起,无疑给和谈道路增添了不小的阻力。 因此,从整个态势来看,俄军这次袭击不仅是军事行动,更是政治信号——他们希望借此告诉美国和乌克兰,拖延没用,主动权在俄方手里。如今。俄罗斯现在的军事打击已经升级,而美国仍然停留在言语和威慑上,如果美方不能尽快给出明确、具体的行动方案,俄罗斯显然不会“看在特朗普面子上”就此收手。

当前,乌克兰正处于军事和外交的双重压力下,而俄罗斯虽然承受经济和舆论压力,但在关键战线上依旧保持攻势,特朗普虽然试图用政治语言打破僵局,但在俄方看来,光说没用。因此,未来一段时间,战局仍会有反复,谈判可能仍旧艰难,除非各方能达成某种实质性妥协,否则这场冲突,还远没有到终点。对于乌克兰来说,真正的难题,或许才刚刚开始。

0 阅读:610

猜你喜欢

晓萱说国际

晓萱说国际

心中有国,肩上有责,,前路何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