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这个印比人来说,爱情的苦,倒是没怎么吃,即便受伤了,也拿得起放得下。友情的

亦斐聊娱乐 2025-04-28 12:14:28

对于我这个印比人来说,爱情的苦,倒是没怎么吃,即便受伤了,也拿得起放得下。

友情的苦,倒是吃了一次又一次,次次难受得撕心裂肺,常常好了伤疤忘了疼。

“朋友很重要,他们是我自己选择的家人,我随时可以为他们两肋插刀。”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我会记住每个朋友的生日,守着零点发生日祝福。

我会花重金挑选生日礼物,想方设法讨对方欢心。

朋友有不开心的事,我愿意牺牲自己的睡眠,陪她聊到凌晨三点。

朋友要离开去远行,我不惜翘课去机场送别,每年坚持给她写信。

只要朋友一个电话、一条消息约我见面,我便会二话不说推掉所有的计划赴约。

……

我以为我的真心能换来真心,但后来才发现,我只是在自我感动。

当我的朋友突然离我疏远,和别人走得很近,我便开始怀疑是我哪里做的不够好?

当我的朋友一次次忘记我的生日,全然当作没发生,我便开始怀疑我是不是真的没那么重要?

当我的朋友把我当成情绪垃圾桶,在需要我的时候倒苦水,不需要的时候就隐身,最后莫名其妙拉黑我,我便开始怀疑我的同理心就那么不值钱吗?

友情是什么?为了朋友,我做这么多有何意义?我是真的不配拥有朋友吗?为什么我每次都认真对待、努力抓住,但最后都一一失去了?

我的这些困惑,全是自我批判、自我攻击式的。

潜意识里的答案,也全是自我否定式的:是我不配,是我不够好,是我不值得。

和很多人一样,我患上了“东亚绝症”,我在人际交往中的自我价值感严重缺失。

我的社交太注重结果了,总是在追寻一种证明,证明我是有价值的。

仿佛只有得到了外界的认可,我才能获得快乐和满足。

殊不知这种快乐和满足,也可以在顷刻间转化为痛苦。

即便这次得到了,但我依然害怕下次会失去,于是恐惧又产生了。

再反观我那些所谓的付出,其实无形中也是在给朋友施压。

我在以一种自认为“对人好”的方式对朋友好,把自我意志强加在对方身上。

不自觉地陷入了“我这么对你,你也要这么对我,不然我们就不是好朋友”的怪圈。

可是,我的朋友真的需要、喜欢这些吗?

成长环境不同,导致我们的社交礼仪、观念可能是不一致的。

允许朋友做自己,也允许我做自己,没有谁对谁错之分。

因为某一时刻的缘,我们相遇在一块,相伴走了一段路。

如果感到不舒服,我随时拥有“这段友情我不要了”“和朋友说再见”的权利。

不是因为我不配,我不够好,我不值得。

而是因为我成长了,我足够好,我值得拥有更适合“此刻的我”的友情。

当我本心具足,我就不会担心失去,也不再计较得失。

反而能更享受和朋友在一起的每时每刻,也更喜欢在社交中松弛又坦然的自己。

0 阅读:0
亦斐聊娱乐

亦斐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