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德国一位63岁的流浪汉,就在为温饱发愁的时候,突然收到了来自中国南京的汇款,2000美元,流浪汉瞬间潸然泪下。 1948年,德国这地儿,战后那叫一个惨,跟被狗啃过似的,到处都是饿肚子和哆嗦的人。约翰·拉贝,那个在南京大屠杀时挺身而出,愣是一个人罩了二十多万中国老百姓的德国大佬,这时候却成了街头流浪的老头儿。老话说得好:“人家给你一滴水,你得回报人家一桶水。”但有的恩情啊,比那一滴水可多了去了,得记一辈子! 那天,冬天里的一个傍晚,63岁的拉贝正窝在柏林一个破房子里,琢磨着下一顿去哪儿找吃的。他的外套啊,补丁摞补丁,手里的那点面包渣子,全家一天的指望。就在这节骨眼儿上,南京寄来的一封信,悄没声儿地改写了他的剧本。信封里头,一张2000美元的汇款单,外加南京老百姓满满当当的情谊。这笔钱一来,他老人家吃饭穿衣的问题算是解决了,还让他这被全世界遗忘的英雄心里头暖洋洋的。他接过汇款单,手直哆嗦,眼泪哗哗地流。这可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这份跨越千山万水的感情,让他知道,当年豁出去干的那些事儿,值了!那些他护过的人,正以这种方式,给他送上最后的尊敬和安慰。 历史这本大书啊,肯定会记下这么一群人:他们用小胳膊小腿儿,跟大黑恶斗,最后,时间一长,还真收到了迟到的、但绝对真心的感谢。拉贝的故事给咱们上了一课:好心眼儿,虽小,却能照亮地球另一边的夜空。
1948年,德国一位63岁的流浪汉,就在为温饱发愁的时候,突然收到了来自中国南京
盼南
2025-04-29 01:45:00
1
阅读: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