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商银行投资案例看价值投资真谛 在投资的世界里,时间就像一把神奇的尺子,能精准衡量出不同投资策略的优劣。如今已是2025年4月29日,2024年年报基本出完,工商银行的年报也已公布。这让我不禁回想起2020年国庆节后,我用岳母大人的10万元闲置资金,购入了20300股工商银行股票,当时每股成本约4.92元。 一晃眼,今年已是持有工商银行股票的第5年。这期间,我采用分红再投的方式不断增加持股数量。如今,成本降至每股4.06元左右,持股数也增长到了25000股。借此交易案例,我想深入探讨一下价值投资收益的核算方式。 多数投资人往往只看到表面的数字变化,当初投资10万元,如今市值变成了17万元,便简单计算出收益率为70%。但对于理性的价值投资者而言,这种核算方式太过肤浅。股神巴菲特对公司内在价值的定义发人深省:一家企业在其剩余寿命中能够产生的现金折现值。通俗来讲,一家公司的价值并非取决于今日的净资产、营业额或利润,更不是虚无缥缈的市场前景,而是未来若干年里,公司实实在在能为投资者挣到的钱。若今天投资10万元,公司在未来5年内通过经营,资产内生增厚10万元(不依赖增发),那么年化收益率能达到15%,这样的投资才堪称成功;反之,若资产增厚寥寥甚至亏损,投资无疑是失败的。 回到我投资工商银行的案例,2020年10月参考的2019年年报显示,每股净资产为6.93元,当时我持有的20300股股票对应的净资产为140679元。而如今,工商银行公布的每股净资产已达10.23元,我持有的25000股股票,本金依旧10万元,净资产却增长到了255750元。这5年间公司未进行定增,因此,公司为我创造的价值为115071元,折合成年化收益率高达16.5%,这无疑是一份相当理想的收益答卷。 通过这样的核算方式,我们便能清晰地判断所购股票是否值得长期持有。复利的魅力在长期投资中得以充分彰显,而价值投资的成效也愈发显著。无论市场如何风云变幻,价值投资的理念永不过时,它就像一座明亮的灯塔,为投资者在投资的海洋中指引着正确的方向。
都说我们的A股是政策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依我看就是股市交易Z度存在问题,
【7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