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少将救8.6万红军,建国后神秘失踪,毛主席:一定要找到他 香港的海风裹挟着咸腥味,吹进简陋的居所。1949年深秋,莫雄坐在窗前,望着远处的海面出神。几个月前,他刚刚逃离了国民党的暗杀。作为一名国民党少将,他本应功成名就,却因为一次关键的选择,如今成了亡命之徒。 "莫将军,茶好了。"妻子递来一杯热茶,打断了他的思绪。 莫雄接过茶,脑海中浮现出15年前那个决定命运的夜晚。那是1934年秋天,蒋介石召开的庐山秘密军事会议刚刚结束,他带着绝密的"铁桶计划"文件,在司令部与几位共产党员紧急商议。 "如今形势万分危急,你们必须立刻把这些文件交给中共中央,你们现在马上走,一切后果由我一人承担!"莫雄的话掷地有声。 那时的他已经58岁,人生经历了太多起伏。1891年出生在广东英德的贫困家庭,6岁丧母,莫雄从小放牛割草,做杂工维生。尽管没机会上学,他却坚持自学,接触了进步思想。1907年,16岁的莫雄满怀理想加入了同盟会,参与了黄花岗起义,立志推翻腐朽的清政府。 想起往事,莫雄摇头苦笑。谁能想到,1922年的那次救命之恩,竟成了他一生的转折点?那年北伐军讨伐吴佩孚,蒋介石任粤军第二军参谋长,留守大本营。突然有上万"土匪"包围大本营,莫雄带着两个营冒死救出了蒋介石。蒋对他感激不已,两人交情也因此深厚。 "恩将仇报啊!"莫雄放下茶杯,眼神中闪过一丝愤怒。 同年,陈炯明叛变孙中山,炮轰"总统府"。莫雄奉孙中山密令,率军成功击败陈炯明叛军。因功升任少将旅长,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仅仅三年后,蒋介石就在夺取许崇智军权的同时,也夺走了莫雄的军权。莫雄不得不前往澳门闲居,对蒋介石的真面目有了清醒认识。 1930年,命运再次转折。在上海,莫雄偶遇了旧部刘亚佛等共产党员。在交往中,他被这些共产党员的坚定革命信念所感染,对共产党有了全新的认识。 "共产党和蒋介石说的完全不一样,是真正可以救国救民的队伍。"莫雄通过严希纯提出了入党申请。 考虑到莫雄的特殊身份,党组织决定暂不让他入党。李克农亲自回复:"莫先生,我党非常欢迎你,不过以你在国民党的深厚资历,更方便从事工作,所以暂时不入党为好......" 回忆到这里,莫雄望向窗外。香港的夜色渐深,但他知道,大陆的黎明已经到来。他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将如何,但他从不后悔那个选择——将"铁桶计划"交给中共中央,让8.6万红军得以突围,开始了伟大的长征。 1956年秋天,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人潮涌动,国庆典礼盛大举行。人群中,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名叫项与年,他正焦急地张望着四周。突然,他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那是22年未见的莫雄。 "莫将军!"项与年喊出声来,激动不已。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李克农时,李克农也非常高兴,立即安排项与年带莫雄一同参加国庆典礼。 而在七年前,同样在深秋,毛主席曾对叶剑英说过一句话:"还记得莫雄吗,他是我党的老朋友,你无论如何一定要找到他,给他安排工作。"毛主席的话让叶剑英十分重视,立即派人拿着他的亲笔信前往香港,把莫雄接了回来。 回溯到1934年,中央红军当时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博古等人的错误领导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连连失利。更糟的是,蒋介石在德军顾问的帮助下,制定了一个名为"铁桶计划"的绝密方案。这个计划调集了150万大军、270架战机和200多门大炮,准备从四面八方逐步包围中央红军。 就在这危急时刻,莫雄将这份绝密情报交给了项与年。项与年为了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不得不用石头敲掉自己四颗门牙,伪装成乞丐。10月7日,他终于抵达瑞金根据地,将情报交给了周恩来和李克农。 周恩来见到他时都几乎认不出来了:"与年兄!你怎么变成这副模样!" 项与年急忙将情报交给两人。中央立即召开会议,决定8.6万主力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了伟大的长征。毛主席后来在强渡乌江时曾感慨地说:"我们这些人能活着突围出来,是情报人员立了大功呀。" 莫雄冒险帮助红军的行动并未停止。1935年,他被调任到毕节,巧妙缠住63师师长陈光中,让红军伤员和游击队成功转移。1936年,贺龙率领上万红军到达毕节,莫雄故意率部避让,使红军能在毕节城内修整半个多月。 然而,这事很快泄露。蒋介石大怒,以"通共"罪名将莫雄关进南京监狱。多亏张发奎和陈诚等高级将领向蒋介石求情,莫雄才得以获释。 抗日战争期间,莫雄任23区游击司令,将共产党员古大存安排为参谋长。他还印发了3000份《论持久战》,并释放了近千名被关押的党员和红军战士。 1949年10月,国民党准备暗杀莫雄,他被迫逃往香港避难。回到大陆后,莫雄被任命为北江治安委员会主任。然而,由于他的档案属于机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功绩,土改时期竟有人提出要处决他,并获得省委同意。 莫雄面对这一处境异常淡然,没有辩解自己为党做过的事情。幸好古大存及时通知叶剑英,才使这位功臣免于冤死。
国民党少将救8.6万红军,建国后神秘失踪,毛主席:一定要找到他 香港的海风裹挟着
霞光破雾法无边
2025-04-29 23:46:09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