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年前古人的“躺平”美学🌿

品艺热爱文化 2025-04-29 23:52:05
🌿孙克弘《销闲清课图》一卷看尽文人诗意日常 此卷分二十段表现文人闲雅生活:灯一龛、高枕、礼佛、烹茗、展画、焚香、月上、主客真率、灌花、摹帖、山游、薄醉、夜坐、听雨、阅耕、观史、新笋、洗研、赏雪等。 👩‍🎨:孙克弘(号雪居,松江派代表画家,官至汉阳知府后归隐) 🖼️ 尺寸:全长279厘米,高24.8厘米,绢本设色 🏠 藏地:台北故宫博物院 1️⃣ 一景一诗,人间理想🍃 二十种清课:每幅画配四言题诗,如“夜雨篝灯”的禅意独处、“薄醉清歌”的微醺尽兴,甚至“洗砚观史”的日常琐碎,将平凡生活升华为诗意哲学。 2️⃣ 留白与叙事 画面以简淡笔墨勾勒场景,大面积留白营造空灵意境,如“听雨”中仅用斜雨线条与孤坐身影,便传递出“心远地自偏”的超然。 3️⃣ 人物姿态松弛:如“高枕”中斜倚榻上的文人,颠覆传统礼教对仪态的规训,堪称明代“反内卷” 4️⃣ 设色淡雅:摒弃艳丽色彩,以青绿、赭石为主调,墨色晕染如江南烟雨,“淡而愈浓”的审美潮流。 5️⃣ 写意笔法:秃笔勾勒山石轮廓,人物仅用寥寥数笔却神形兼备,如“山游”中摇橹的悠然,仿佛能听见水声潺潺。 6️⃣ 诗画一体:题诗书法隶楷相间,与画面形成节奏呼应,如“赏雪”篇的隶书题字如雪花般庄重清冷。 🍵 一盏茶、一卷书、一场雪,原来古人的‘躺平’才是顶级生活美学。 🎨 留白不是空无,是留给心灵的呼吸间隙;清课不是懒散,是与自我对话的仪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