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有些“欠债赖账”情绪,不止一次提出试图让美联储“买单”甚至削弱其独立性。

霁雪寒松 2025-04-30 11:18:04

美国政府有些“欠债赖账”情绪,不止一次提出试图让美联储“买单”甚至削弱其独立性。 但金改触动的并不是一般利益,资本市场的反弹速度远比想象中快。 一旦美联储这个底座遭遇动荡,金融市场首先做出最直接的反应,股市大跌、资本外逃,政坛与华尔街、利益集团的矛盾一触即发。 然而面对巨额债务,美国历任总统的套路也相当一致,无非是“开源”和“节流”这两把刷子。 节流方面本是最直接的办法,精简机构、砍掉没必要的花销,但实际上,政府开支中的大头多数和利益集团高度挂钩。 看似高举改革大旗,其实到头来动的都是无足轻重的小项目,每次政府预算讨论都能拖成拉锯战,最后不了了之。如此节流,想指望它拯救美国财政,难度可想而知。 既然节流搞不定,剩下的自然只有“开源”了,要想兜住这个巨坑,最直接的办法无非是对外加码,从其他国家身上找补。 于是,加征关税、增加对外服务收费等措施就成了常规手段,在前几年就有尝试和多个贸易伙伴打关税战,意图是推动制造业回流并获取财政增收,但想象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许多国家能忍则忍,可一旦中国手里掌握大量美债,并稳住阵脚坚决反制,美国再怎么“以大欺小”也拿不出实质出路。 其他国家一见风向不对,自然也不再完全跟从,反而观望甚至反制。美国靠关税和收费开源,最终只是激化了矛盾,并没真正把欠的钱补回来。 在这种僵局下,美国一方面面对着外部债权人特别是中国的坚决博弈,一方面则还要顾及国内利益集团的盘根错节。 一旦贸然推出极端措施,不仅收效甚微,甚至可能直接引爆整个金融生态,美债市场不稳,美元信用被削弱,影响很快就会波及到全球金融秩序。 要真正解决美债危机,靠表面文章和临时拍脑袋的政策远远不够,美国经济的债务怪圈,已经不是换几任总统或者靠某些刺激政策就能破局的。 美债危机其实是几十年来美国经济模式和全球金融格局共同作用的结果。 短期内,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每个尝试新路子的动作,都是紧绷神经后的被动应对。 美国债市这颗定时炸弹,仍旧在安静地倒数。美债问题何去何从,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说出你的观点。

0 阅读:44

猜你喜欢

霁雪寒松

霁雪寒松

霁雪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