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的一个傍晚,一群穿着杂乱、手里攥着步枪的青年,悄悄靠近北平西城功德

潮咖聚星光 2025-04-30 11:59:13

1937年8月的一个傍晚,一群穿着杂乱、手里攥着步枪的青年,悄悄靠近北平西城功德林监狱。 他们不是劫财的土匪,也不是日军的伪装者,而是为救人来的。 他们知道,监狱里关着几十个政治犯,过不了几天,这些人就可能在撤退前被悄悄枪决。 他们没时间等命令,更没机会等援军,唯一的办法,就是今晚干一票大的。 这伙人自称“国民抗日军”,头头是纪亭榭、高鹏和赵同,都是干过地下工作的老手。 他们手下也不过二十几号人,混着几名老兵和共产党员,有汪之力、史进前这样在老区打过仗的,也有干过宣传、搞过交通的地下联络员。 枪是从国民党溃兵手里扒来的,子弹凑凑也就两百发,最值钱的是那几包炸药,是高鹏冒着风险从铁路工地偷出来的。 这群人一个月前就开始盯着这座监狱,地方偏,守的人少,是个下手的机会。 伪警察的岗楼里有两挺机枪,但他们查清了,晚上只有一挺有人守,电话线也能剪,关键是得快。 北平快守不住了,国民党军队准备往南撤,很多政治犯名单都上了“清除”计划。 地下党得到消息后,立刻传到平西根据地,上头没批作战计划,但也没阻止。这就是默许。 他们等了好几天,就等到这天晚上,日军忙着封锁东城,西城警戒松动。 他们分三路进攻,正门五人吸引火力,两边十几人负责剪线、炸门、砸锁。 第一枪是史进前打的,直接把岗楼上那个抽烟的伪警察撂倒,紧接着炸药一响,侧门洞开,十几人冲了进去。 监狱里乱了,警察有的跑,有的投降,他们没时间管这些,直奔监房,把月字号和洪字号的门一间间砸开。 李海涛就在第二排左数第三间,身上穿着条烂棉裤,一出来就喊:“老唐呢?”他找的是唐老寿,磁州暴动副领袖,一起被抓进来的。 两人见面抱了一下,转身就往外走,门口有人接应,拉着他们往外跑。 不到半小时,一千多人从监狱涌出来。没人喊口号,没人喊万岁,只有脚步声。外面有辆大卡车,是提前从煤厂借的,专门接政治犯往西走。 其余的人自散,他们也不拦,有人问:“真放他们走?”纪亭榭说:“今天不是审案子,能救多少救多少。” 他们一共抢出40多个政治犯,其他都是普通犯人,有偷的有抢的,也有冤的,没人管。 枪也缴了不少,步枪200多支,机枪四挺,还有弹药箱没来得及清点就塞上车。 电话线被剪断了,外面的警察半天才反应过来,等他们赶来,地上除了几具尸体,什么都没有了。 逃出去的人先送到门头沟,再往平西走。一部分加入了游击队,有的后来成了冀东抗日根据地的骨干。 李海涛就在之后参与了蓟县、昌平一带的多次战斗,唐老寿也带了几十人搞地方武装,几个月后,冀东暴动打响,这些人几乎都成了骨干。 这事很快传遍北平,有人说是共产党干的,有人说是假扮日军,其实日军根本没插手,他们还没完全接管西城。 报纸没敢登太多,就一句话:“功德林发生劫狱事件,政治犯被劫。”但私下议论不少,国民党内部有人怀疑是特科干的,也有人说是冀热边区支队。 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跑了,还带走了一堆枪。 功德林监狱当时关着的,大多是国民党扫荡时抓的“思想分子”,李海涛是李大钊的侄子,身份特殊,早就盯上了。 唐老寿是在磁州带队打过县城的,抓他时还带着一本《共产党宣言》。 他们如果没被救出来,很可能就跟北平其他几百个“处理对象”一样,被拉到西山枪毙。 这次劫狱之后,国民党一度收紧了北平的监狱管理,把一些要犯转到草岚子监狱,那是专管政治犯的。 功德林则逐渐淡出,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成了战犯管理所。 几十年后,那个岗楼还在,在西城区新民胡同里,一座十米高的小塔,灰墙斑驳,没人注意。 直到2025年,北京把它列为抗战遗址,那才算有了名分,有人去看,说这地方不大,真想象不到当年居然冲进去救出一千多人。 事过去八十多年,很多人都没听过这事,课本里也不讲,电视也不拍,但它确实发生过,确实救了人,也确实让很多后来成为中共军政骨干的人活了下来。 他们那天带着命出来,也带着枪,之后打了很多仗,有些活到了解放,有些倒在路上,名字没留下来,但那晚的事,老北平记得。

0 阅读:16

猜你喜欢

潮咖聚星光

潮咖聚星光

潮咖聚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