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屠呦呦当选美国外籍院士,是世界对中国科研的认可
当地时间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新当选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单,共有120名院士和30名外籍院士当选。其中,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的屠呦呦教授成功当选外籍院士。
屠呦呦的名字,早已与青蒿素紧密相连,成为全球医学史上一座熠熠生辉的里程碑。1930年,她出生于浙江宁波,成长于国家百废待兴、亟需科技突破的关键时期。1955年,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她一头扎进了中医药研究领域。
20世纪60年代,疟疾在全球范围内肆虐,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担任中医研究院中药抗疟科研组组长,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抗疟药物研究之路。她和团队查阅了大量的古代医学典籍,走访民间医者,从2000多个中药方剂中筛选出640种候选药物,历经300多次实验,终于在1971年从青蒿中提取出抗疟有效成分。为了验证药物的安全性,她甚至亲自试药,这种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令人动容。此后,团队又成功分离提纯得到有效单体——青蒿素,并发现了双氢青蒿素。
青蒿素的问世,为全球疟疾防治带来了曙光。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00至2015年间,全球疟疾死亡率下降60%,超过590万儿童的生命得以挽救。中国也在2021年实现疟疾消除目标,青蒿素类药物功不可没。如今,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CT)已成为全球抗疟首选,每年治疗患者超过2亿人次。
屠呦呦的贡献不仅在于拯救了无数生命,更在于她为中医药现代化开辟了新的道路。她从古老的中医药典籍中汲取灵感,结合现代科学实验方法,成功提取青蒿素,让世界看到了中医药的巨大潜力。2015年,她凭借“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提出了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疗法”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本土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此外,她还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等一系列至高荣誉。
此次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是对屠呦呦学术成就的又一次高度认可。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于1863年,是美国顶尖的科学组织之一,其院士荣誉堪称美国学术界的最高殊荣之一。能成为其外籍院士,不仅是屠呦呦个人的荣誉,更是中国医学的骄傲,意味着中国传统医学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国科学家的科研实力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可。
屠呦呦的当选,也让人们再次关注到她在国内院士评选中的“缺席”。长期以来,国内院士评选更注重论文数量、科研项目等量化指标,而屠呦呦的突破性贡献集中在应用领域,早期研究未完全对应现行评价体系。此外,院士评选对高龄候选人有严格限制,而屠呦呦在科研黄金期未参选,后期因超龄失去机会。尽管未获国内院士头衔,但她的贡献已获国家最高肯定,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荣誉,彰显其社会地位不逊于院士。此次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授予,进一步证明其科学贡献的全球影响力。
屠呦呦的科研历程,是一部充满坚持、创新与奉献的奋斗史。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心怀天下、追求真理、淡泊名利、勇于创新。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如今,95岁的屠呦呦依然活跃在科研一线,继续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她的当选,将激励更多的中国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为推动全球科学进步和人类健康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同时,也希望国内的科研评价体系能够更加多元化,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实际价值和社会效益,让更多像屠呦呦这样的科学家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