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加4速成模式能否培养出好医生#【事关教育公平、医疗安全,网友质疑:#4加4何

大皖新闻 2025-04-30 17:02:09

#4加4速成模式能否培养出好医生#【事关教育公平、医疗安全,网友质疑:#4加4何以造就全能型董女士#?】#医学教育可跨界但不能降低专业标准#近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外科医生肖飞出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但事件并未因肖飞被开除党籍、解除聘用关系而就此平息。肖飞出轨对象董女士的学历及协和医学院“4+4”培养模式引发社会热议。

众所周知,医学是专业性很强的一个行业。按照传统的医学生培养模式,医学博士生的正常学制是“5+3+X”,即5年医学本科、3年医学硕士和一般3年以上的医学博士,或者临床8年制(本博连读),最后才能获得医学博士的文凭。而正式走上医院临床工作岗位,还须有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经历。

反观董女士,本科学的是经济学专业,2019年入选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项目,经过4年时间就医学博士毕业,学医之路可谓顺风顺水。而其在校期间的学术论文横跨消化内科、神经外科、肿瘤、妇科影像等多个领域,更是堪称“传奇”。 #董袭莹的研究领域五花八门#

董女士无疑是协和“4+4”教育试点的受益者。目前,国内只有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个别医学院采用这种“4+4”培养模式。相较于传统"5+3+X"的培养路径,"4+4"模式通过课程整合和培养流程优化,使得非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完成本科学习后,再接受四年医学教育,就可以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医学博士培养周期压缩至8年,培养效率可以说大大提高。

然而,这种速成的医学培养模式能培养出好医生吗?

医学“4+4” 教育模式源自西方,符合当前医学教育多学科融合趋势。多学科背景的学生进入医学领域,能够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带来新的视角和思路。比如在精准医疗、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前沿领域,具备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学科知识的人才,能够更好地与医学知识融合,推动医学创新发展。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从临床教学角度来看,传统八年制学生经过系统的阶梯式培养,逐步接触各类病例,能够循序渐进地提升临床能力。相比之下,“4+4” 模式由于课程被压缩,对生源的要求应该更加严格。

另外,医学是一门高度依赖经验的学科。以外科为例,一名合格的主刀医生至少需参与数百台手术的观摩与实操,而“4+4” 学生因培养周期短,临床经验积累明显不足,就业竞争没有明显的优势。当然,董女士也许是一个例外。

医学分科精细化发展的今天,即使是传统模式培养的医学生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多个专科的核心技能,遑论"半路出家"的跨界人才。董女士的"全能型"表现,让广大网友疑惑不解,这一有关教育公平、医疗安全的关键问题,协和医院应该尽快回应。 #董某莹事件公众所求的无非是公平#

医学教育需要创新,需要多元化尝试,但对于董女士事件暴露出的“4+4”模式潜在的问题,我们不能忽视。“4+4”模式应该培养复合型的医学人才,而不能成为少数人速成的“后门”。

医学教育可以创新路径、可以跨界融合,但不能降低专业标准。在生命健康这个领域,慢工出细活才是永恒的真理。

协和"4+4"模式要想真正获得认可,必须用严谨的培养过程和过硬的毕业生质量来证明自己。类似的传奇故事,还是越少越好。(安徽时评,配图:AI制图)

0 阅读:6

猜你喜欢

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

真相·真情·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