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60年代的兵团修改篇 /@古来密:这是压在中国共产党头上的一座大山,改变中

兴昌谈文化 2025-05-01 11:09:51

/回忆60年代的兵团修改篇 /@古来密:这是压在中国共产党头上的一座大山,改变中国数千年以来的剩余价值分配问题,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期发展。不是在搞马克思的阶级斗争,而是要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乖平过渡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强盛![心]解放初,毛主席用公司合营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私人公司都姓公了!资本家也拿到了一定的资本分配。家家皆大欢喜!公有制企业迅速的在全国发展起来,为国家的财富积累 和扩大再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规划中,我知道,五六十年代,兵团和各下属师团都建立了繁星满天的工矿企业。在石河子,西二路以西,划为工厂区, 从北往南,一路排开: 八一棉纺织厂:八一糖厂:八一造纸厂:八一糧油加工厂:八一毛纺织厂。几个现代化大型国有工厂 投入生产运营,它们扎根于农业加工业。 石河子和兵团,都是糧棉的主要产地。工厂的原料,全部直接来源于农业。那时,所有的团场连队,按计划种植粮食,棉花 和甜菜。甜菜送糖厂,菜叶子和植物结杆可做牛羊的饲料。那时,每个连隊都有好几个 羊群和牛群。特别是石河子的细毛羊养殖,,以151团种羊场为培养中心,由兽医站统-配种繁殖,春季剪毛,统一送毛纷厂。那时,各个农场都有盈利,各个工厂也很赚钱,兵团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 我讲一个小故事。 64年。兵团副政委张仲瀚为了开发市场,他找来了安吉海管理处 处长高仁杰,9:25起义官员。解放前是国民党新疆部队骑兵团团长。除了这个身份之外,他还有一个身份: 他是新疆北疆地区的青红邦头子。并与国外那几个斯担国家的青红邦都有联系!张仲翰对他说:我交给你一个新任务,叫你去卖兵团。就是兵团生产的所有产品?你都可以卖!你了解一下行情,价格由你定!利用你的国际关系。不赔钱就行?咱们做个目标约定,到明年年底。你能赚回2000万就是完成任务。 高仁杰思索良久,答应了。 高仁杰在国民党軍隊里。是个很有个性的官员,他训练的士兵都对他很尊敬。起义后搞大生产,条件艰苦,他能做到官兵一致。有人给我讲过一个笑话。那时条件艰苦。生产连隊的厕所,一排蹲坑没有隔板,有一次两个老九(起义老兵)蹲在那里拉屎,抬头一看,高仁杰进来了。他俩立即站起来,向高仁杰敬礼:首长好!全然忘了自己的形象。弄得高仁杰哭笑不得:以后在厕所里见了我就免了吗? 那时兵团生产的产品很丰富。产品的质量也很好!记得张仲瀚拿了 750克毛纺厂的丝光毛线,去北京送给了包尔汉。包尔汗看了很惊喜!想不到新疆能生产出这样好的毛线来了!真是祝贺你们兵团啊!就这样,高仁杰卖了一年兵团,秋后算账,皆大欢喜,他赚了1亿2000万。 但好景不长,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丁蜚开始攻击张仲瀚,说这么多专业军人你不用。却用一个青红帮头子做买卖,阶级立场哪里去了?10年之乱,张仲瀚被关了8年。75年,毛主席还健在,他看到邓小平转来的张仲瀚的报告。亲笔批示:他是部队的人,让他回部队去!材料转到季登奎手里。一直到80年初,解放军总政治部才最终做出为张张仲瀚平反, 推倒文革强加在他头上的一切不实之词。调任炮兵顾问。80年3月9日,张仲翰逝世。 兵团解散之后,原国家体质遭到破坏!一夜之间,这些工厂全部倒闭,倒闭的时候,糖厂还在盈利。倒闭的原因就是公有制不得人心,私有制才有奋斗精神。工厂倒闭,农场的配套生产受到影响,那是兵团不堪回首的最黑暗的时代,那时,团场连队的职工劳动一年,还会出现倒挂!很多支边青年返回内地!兵团职工的人气,受到很大影响。 多亏党中央及时回复了兵团建制,使兵团重新走上了正规道路?回想往事,如果那八一牵头的几个大工厂还在,他们一定会有更好的盈利。为什么?因为那几个工厂的原料成本都很低。都是自己 农业生产的产品。如造纸厂,它的原料就是麦桔,根本不耍钱。还有个康全厂,他的原料就是糖渣。而且,毛布,纸张,在疆外几个斯坦国家都是畅销货。想想那个繁华的世代。真是长为石河子受到的措折惋惜呀!

0 阅读:27
兴昌谈文化

兴昌谈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