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个苦命的黄打铁,世代打铁,翻不了身。 黄打铁生在北宋开封附近的一个小村子

文山聊武器 2025-05-01 14:18:26

宋朝,有个苦命的黄打铁,世代打铁,翻不了身。 黄打铁生在北宋开封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那时候宋朝城里热闹得很,商贾来往,文化人写诗作画,可乡村里呢?手艺人照样过得紧巴巴。黄打铁家祖祖辈辈靠打铁吃饭,打造锄头、镰刀,偶尔接点大活儿做刀剑,可赚的那点钱,连填饱肚子都费劲。他从小跟爹学手艺,长大了接过铁锤,每天起早贪黑,炉火烧得脸通红,汗水淌得满身湿。 村里人提起黄打铁,都说他老实厚道。谁家农具坏了,他修得仔细,工钱收得少,有时候干脆不要钱。可他自己呢?住着泥墙茅屋,屋里几张草席,桌子都晃悠。媳妇忙家务,儿子学打铁,闺女帮着干点杂活,一家子挤在一块儿,日子过得像铁砧上的铁块,硬邦邦,没啥盼头。 宋朝佛教挺火,尤其是净土宗,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往生净土,老百姓都爱听。黄打铁不识字,庙里念经他也听不懂,可苦日子熬久了,心里总想找点寄托。他的铁匠铺虽破,却是村里人聚堆的地儿,路过的商贩、村民常来歇脚,聊聊外头的见闻。 有一天,一个风尘仆仆的僧人路过,走到黄打铁铺子前讨水喝。黄打铁二话不说,打了碗井水递过去,又多端了盆水让僧人洗脸。僧人歇下后,跟他聊了几句,知道他打铁为生,日子艰难。僧人笑笑,说了句:“你干活时念念‘南无阿弥陀佛’,心里想着佛,苦日子就不那么难熬了。” 黄打铁听完,觉得新鲜,又有点摸不着头脑,可还是谢了僧人,记在心里。第二天干活时,他开始试着念。挥锤敲铁,嘴里嘀咕“南无阿弥陀佛”,开头不顺,锤子都敲歪过,可他没放弃。慢慢地,他摸出点门道,锤一下,念一句,拉风箱时也跟着节奏念,活计没变,心倒静了。 时间一长,他媳妇发现他不爱发牢骚了,儿子也跟着学,干活时小声念佛。村里人路过铺子,听见那有节奏的佛号声,都觉得稀奇。黄打铁还是那个黄打铁,铺子没变,活计没少,可他心里多了点东西。念佛让他觉着,打铁不只是谋生计,还能修点啥。他不懂啥大道理,可就是信了僧人那句话,把苦日子过出了点滋味。 黄打铁就这么念着佛号,过了好些年。头发白了,背也驼了,他还是守着铺子,锤声没停,佛号也没断。儿子大了,能挑大梁,可他闲不住,觉得打铁念佛就是他的命。 一天早上,他干完活,喊家人到铺子里。家人都纳闷,他咋突然正经起来了。他站得笔直,看了看媳妇、儿女,又扫了眼小孙子,慢悠悠念了首诗:“叮叮当当,百炼成钢;太平将至,我往西方。”念完,他闭上眼,脸上挂着笑,就这么站着走了。家人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他这是往生了。 村里人听说后,跑来看热闹,庙里的和尚也来了,说黄打铁是被阿弥陀佛接走的。村里人开始学他,干活时念佛,佛号声在村子里传开了。他儿子接着打铁,也念佛,说这是留给爹的念想。后来,有个读书人把这事写进《净土圣贤录》,黄打铁的名字就传出去了。 一个苦命铁匠,靠念佛翻了身,不是翻金山银山,而是翻出了条通往净土的路。宋朝人听了这故事,都觉着,不管多穷多苦,只要心诚,谁都能有个好归宿。

0 阅读:13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