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一个中国小伙掉入北大西洋,靠喝鸟血、吃鲨鱼撑了133天。一架路过的货船上有个人认清他是中国人后,却大喊:别救! 后来,他终于被一艘巴西渔船搭救,创造了人类海洋漂流的极限,英国国王还授予他英国乔治勋章的至高荣誉。 后来,有人以这位中国小伙子的故事,用英文撰写《中国海员大西洋漂流记》,褒扬了这位传奇英雄,他也因此成为享誉西方世界的人物。 小伙子便是被称作“我国鲁滨孙”的潘濂。 1918年,潘濂出生于海南,父亲给他取带水的名字,希望他将来的人生能够顺风顺水。 潘濂从小就聪明,在会武术的父亲的教导下,他学会了很多武术动作,身体也比其他孩子健壮。 那时候,潘濂还经常跟着父亲和哥哥们出海打鱼,他也学会了很多关于海浪和天象的知识。 本来父亲打算要送潘濂去南京或者上海这些大城市读书,但是后来因为时局动荡,父亲觉得还是让他去广东或者香港学点一技之长比较有用。 1936年,在亲戚的帮助下,潘濂去了香港,在一艘名为“坦达”的英国邮轮上当侍应生学徒。 由于潘濂小时候的经历,他先后多次帮助船长成功避开了海上的风暴和洋流,使邮轮安全抵达目的地。为此,他很快就成了正式的侍应生,并且有机会跟着船长学习航海知识。 潘濂的这些经历也为他后来“漂流”打下了基础。 三年后,潘濂与英国“贝洛蒙”号邮轮签约,上船当上了二等侍应生,之后潘濂挣的钱也越来越多了,本以为他能像父亲期待的那样能拥有顺风顺水的人生时,突如其来的战争让潘濂猝不及防。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迫于战事需要,英国政府紧急征用“贝洛蒙”号邮轮运送战略物资,潘濂也跟着游轮来回穿梭于欧洲和美洲之间。 1942年11月,“贝洛蒙”号邮轮满载物资自英国出发奔赴美洲诸国。没想到,当月23号,“贝洛蒙”号被纳粹德军的邮轮发现,并投了两枚鱼雷。 结果“贝洛蒙”号被击中,眼看着它一点一点下沉,这时潘濂迅速跑上甲板,套好救生衣,毫不犹豫纵身跳进大海中。 之后,潘濂也抱住漂浮在海上的一块木板,他的周围除了漂浮物,没有一个人。 此时的潘濂内心十分恐惧,但是又没有办法,他只好抱紧木板任它漂。就在他绝望之际,突然看到一只小木筏,而且还是邮轮上救生筏。潘濂赶紧走到了小木筏上。 或许是天助潘濂,这个小木筏就像是一个围城一样保护着潘濂,而且还有很多吃的东西和四十升淡水,足够潘濂撑上一段时间。为了更安全,潘濂又依托四根桅杆搭出一方挡雨的顶棚,末了在一根桅杆上系了一条用于计算日子的绳子。 起初,在小木筏上,潘濂每天都期待着有人能够搜救他,但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食物和水也越来越少,始终没有搜救人员出现。 为了不被饿死,他开始了自救,他用盆盆罐罐接雨水储存,用一些小工具做成鱼钩钓鱼。钓来的鱼有时直接去了内脏吃了,多的话就晾成了鱼干。 由于连续不下雨,潘濂没有水喝,他直接渴晕了过去。不知道晕了多久,他突然疼醒了,原来是海妙把他当成尸体了,在啄他的手背。 看到海鸟,潘濂突然想到了什么,于是他用尽力气把海鸟的脖子拧断,拼命地吸它的血。有了这次经验,潘濂经常扮演“尸体”引诱海鸟,喝它的血,直到撑到下雨。 在漂流的日子里,潘濂也遇到货轮,但是货轮上的人看到他是中国人后,直接把船开走了,不救他。 虽然潘濂等不到救他的人,但是他并没有绝望。虽然在小木筏上风吹日晒,生活艰苦,但是他依然坚持锻炼身体,来防止肌肉萎缩。 不过由于长期缺乏营养,他身上好多地方都浮肿了,甚至长出了脓疮。这个时候,潘濂就觉得好痛苦,他开始想念他的家人。同时他也鼓励鼓自己要坚持下去,争取早日获救。 就这样,潘濂在大西洋漂流了133天,终于被一艘巴西渔船搭救。此时已经是1943年4月5日。 得益于潘濂在船上经常锻炼身体,下船时,他都不需要人搀扶,而且还美美的吃了一顿巴西谷粉和烧鱼。 后来潘濂的事情被巴西帕拉州首府贝伦市政府知道了,他们把潘濂送到了医院进行全面体检。 一个月后,在政府的帮助下,潘濂去了英国。 之后,在媒体的报道下,潘濂的自救事迹迅速传遍了全世界。 二战结束后,潘濂获美国政府颁发的“特殊津贴”并加入美国国籍,先在新泽西赖特航空公司当零件检验员,后到美国轮船公司担任侍应生。 1952年,潘濂在纽约结婚成家,先后生育了四个儿女。 1983年,潘濂退休。1991年,潘濂去世。 一次战争改变了潘濂的命运,虽然面临困境,但是潘濂凭着对生活的眷恋,以惊人的毅力,度过了那些艰苦的日子。 他没有在困境中消亡,这便是潘濂对生命的种负责。 潘濂的经历也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心怀希望,总会迎来成功的那一刻。
1942年,一个中国小伙掉入北大西洋,靠喝鸟血、吃鲨鱼撑了133天。一架路过的货
陌上花开四季情
2025-05-02 15:34:29
0
阅读: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