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大动作,国家电影总局减少引进好莱坞电影:观众不爱看。 4月10日,国家电影局表示,中国未来会适量减少引进美国影片,给出的理由则是“遵循市场规律,尊重观众选择”。显然,我们正在从工具箱里陆续掏出非关税壁垒工具,而减少引进美国电影,就是我们瞄准服贸领域的一个大动作。 首先,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一直在下降。 过去几年,观众对超级英雄电影的热情明显减退。2023年票房前十的电影里,没有一部是好莱坞作品。 像《复仇者联盟4》那种42亿票房的盛况,已经很难再现了。为啥?因为观众看腻了套路化的剧情。漫威电影翻来覆去就是拯救世界,让人审美疲劳。 相比之下,国产电影在类型上更加多元,悬疑片《消失的她》、科幻片《流浪地球2》、现实题材《第二十条》,都能精准抓住观众的情绪点。 有数据显示,2023年国产片票房占比达到83%,创下历史新高,而好莱坞电影的市场份额已经跌到15%左右。 其次,国产电影的竞争力上来了, 以前咱们总说“好莱坞大片”是品质保证,现在情况变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证明了国产动画能和迪士尼掰手腕,《长津湖》系列用工业化水准讲好中国故事,《满江红》用悬疑喜剧的创新形式打破票房纪录。更重要的是,国产电影越来越接地气。 《热辣滚烫》改编自真实事件,《你好,李焕英》用亲情打动人心,这些作品让观众觉得“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反观好莱坞,还在依赖IP续集和视觉特效,比如《速度与激情10》,除了飙车还是飙车,剧情毫无新意。观众可不是傻子,同样花几十块钱,为啥不选更有共鸣的国产片呢? 最后,政策调整也是顺势而为,国家电影局提到“遵循市场规律,尊重观众选择”,这其实是对行业现状的回应。 一方面,减少引进好莱坞电影可以为国产片腾出更多档期,避免市场被少数进口片垄断;另一方面,这也是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反制。美国政府对中国加征关税,咱们在文化领域采取相应措施,符合国际惯例。 不过,政策调整不是一刀切,像《哥斯拉大战金刚2》这种票房不错的好莱坞电影,还是会正常引进。国家电影局也说了,未来会引进更多国家的优秀影片,比如日本动画、欧洲文艺片,这其实是在推动市场多元化。 当然,有人可能会担心,减少好莱坞电影会不会影响观众的选择?其实不用担心。现在的观众获取内容的渠道很多,流媒体平台上有大量海外电影资源。 而且,国产电影的崛起本身就是好事,它能倒逼整个行业提升质量。就像当年好莱坞电影进入中国市场,刺激了国产电影的工业化进程,现在咱们自己的电影能扛大旗了,市场自然会更健康。 总的来说,这次政策调整是市场选择、行业发展和国际形势共同作用的结果。观众用票房投票,国产电影用品质说话,政策顺势引导,这就是中国电影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 未来,咱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类型的海外电影,但国产片的主导地位应该不会动摇。毕竟,讲好中国故事,才是最能打动观众的“大片”。 信息来源:中国网 报告:2023年国产片占中国电影市场绝对主导地位
好莱坞电影的退步真是肉眼可见……
【97评论】【7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