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是场美国导演的“摸底考试”,中国早备好答案静待出卷人
印巴边境炮声一响,白宫政客已悄悄支起算盘——这哪里是南亚宿敌互掐,分明是美国给中国量身定制的“压力测试”。
这些年美国把关税大棒挥到100%,科技战打成拉锯战,却始终摸不清中国实力的底牌。眼看正面硬刚占不到便宜,五角大楼转头就把印巴这对“火药桶”推上棋盘:巴基斯坦揣着七成中国装备,印度背着俄美法三国武器库,活脱脱中美军力对比的“露天实验室”。
美国算盘打得精:要是中国为巴铁出头,正好探清军事反应速度;要是坐视不管,又能趁机扶植印度制衡。更阴险的是,这场代理人战争根本不用美军亲自下场——递几架飞机,喊几句“民主口号”,就能让南亚乱局烧到中国家门口。
可白宫忘了,中国早不是90年代要靠苏-27救场的吴下阿蒙。从瓜达尔港到中巴经济走廊,从核潜艇巡航到东风快递列装,解放军在印度洋织就的“钢铁防线”,压根不给试探者钻空子的机会。
这场心理战更像高手过招:美国举着“印巴冲突”这根探针,想戳破中国战略定力的气球;中国却反手加固周边布局,东边稳台海,南边建岛礁,中亚联巴铁,把每一寸国土都变成反制棋盘。
说到底,美国还是用冷战思维玩火。但今天的中国,既有蹲在风沙里熬死对手的耐心,也有亮出东风快递的底气。印巴炮火终会平息,可谁要是把中国的隐忍当软弱,只怕会先被探针扎得满手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