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的解决时机来临了吗?《经济学人》最新封面文章声称,特朗普或许为规避与中国

军采时分 2025-05-03 11:05:24

台湾问题的解决时机来临了吗?《经济学人》最新封面文章声称,特朗普或许为规避与中国爆发核冲突,会选择放任台湾脱离美国掌控,甚至可能与中国达成近乎“弃台”的协议。一旦美国“保卫台湾”的承诺出现动摇,台湾方面很可能会瞬间丧失抵抗决心。如此情形下,台湾或许无需经历任何战火,就会被北京方面实现统一。

5月3日出刊的这期《经济学人》杂志封面,赫然印着醒目的“台湾的考验”标题,封面报道以“超强碾压 台湾危机将至”为题。

文章指出,中国军事力量的增强,“正逐步削弱美国在亚洲曾拥有的绝对军事优势”。美国战略专家一直认为,只要华盛顿不断释放出“可能出兵护台”的可信信号,北京就会推迟推进统一进程。然而,有三大因素正在冲击这一观点。

首先,在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的威慑力正不断减弱。特朗普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举措,损害了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盟友的利益。尽管这些亚洲国家不会立即中断与美国的安保同盟关系,但对于卷入台海战争,它们愈发感到不安。这可能会让北京方面觉得,当前是推进统一的绝佳时机,应尽快采取行动。

其次,中国大陆针对台湾的战略,已不再局限于全面军事行动,还在加速开展更具隐蔽性的“灰色地带”行动,以此降低台湾的危机意识。这使得台湾对于美国是否会出兵援助的疑虑与日俱增。

第三,台湾内部局势混乱,导致其难以迅速制定提高防务预算或备战的有效措施。而赖清德强硬对抗所谓“渗透”的做法,更是加剧了台湾社会的分裂。

近年来,《经济学人》多次关注台湾问题,报道的主要论调都是宣扬“台湾危险”。

例如,2021年4月,《经济学人》封面故事称,“台湾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区”。报道表示,随着中国军事力量的持续壮大,在五角大楼和美军智库进行的台海战争模拟推演中,美国已开始处于劣势。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战略模糊”正在瓦解,或许无法再阻止中国大陆实现统一。

再如,2024年10月,《经济学人》刊登了对台湾海军司令唐华的专访。唐华指出,在赖清德上台后,解放军实施“蟒蛇战略”对台湾施压,解放军已具备“只要愿意随时可以封锁台湾”的能力。他还呼吁赖清德在政治上保持克制,以防台湾被封锁或引发台海冲突。

《经济学人》大肆炒作“台湾危险”,其核心目的是希望美西方加大对台海问题的干预力度,本质上是妄图干涉中国内政,为中国的统一大业设置外部阻碍。

当然,《经济学人》的报道依旧延续美西方“双重威慑”的策略。一方面肯定中国大陆实力的提升,但实则是为了渲染台湾面临被统一的风险,从而促使美国投入更多资源“保护”台湾,甚至明确做出“出兵保护”的承诺,以此威慑中国大陆。另一方面也警示“台独”势力不要过度挑衅,否则可能失去美西方的信任与支持。

总之,《经济学人》的最终目的是维护美西方的利益,企图让台海两岸长期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局面。

但必须强调的是,台湾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涉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外部势力进行干涉。中国实现统一是历史必然,无人能够阻挡。

至于何时实现统一,以及采用何种方式统一,应由两岸中国人共同决定。截至目前,大陆始终秉持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推动和平统一,按照既定的规划和战略稳步推进,不会因“台独”势力和外部干涉势力的干扰而改变节奏。

0 阅读:67

猜你喜欢

军采时分

军采时分

银河有迹可循。期待大家的关注